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破釜沉舟

输入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

    釜(fǔ府):饭锅。此典指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渡漳河(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项羽命令楚军砸破饭锅、凿沉渡船,表示决心死战,有进无退。后以此典比喻全力拼搏、义无反顾以成就事业的决心。秦末,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北),赵国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范增为末将,率军二十万救赵。宋义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听说秦军强大,暂停不进。项羽要求进兵,宋义不准。项羽怒杀宋义,派当阳君黥布、蒲将军率兵二万往救巨鹿。秦军也增援参战,当时楚军少利,赵国又请增兵,项羽就统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河,凿沉全部渡船,砸毁饭锅蒸饭用具,烧掉营房帐篷,携带三天干粮,借此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没有一点退还的心情。于是一到巨鹿就包围秦军王离,与秦军接战多次,截断秦军通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活捉王离。涉间不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军雄冠诸侯。此典又作“沉舟破釜”、“破釜沉船”。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7页:“项羽乃悉引兵渡兵,皆沉船,破釜甑(zèng赠,甑子,蒸米饭等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无底,南方人多用甑子蒸米饭),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泛指多次作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秦将),虏王离,涉间(秦将)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军冠诸侯。”

【例句】: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无事。” 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看事作事,索性‘破釜沉舟’痛下一番针砭,你道如何?”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诸王四·睿忠亲王多尔衮》:“用率仁义之师,沈(同“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 孙中山《号召国民会议之演讲》:“要学辛亥的革命志士,同心协力,一往向前,抱定破釜沉舟的大勇气。”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皈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并列 釜,饭锅。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叶志坚《杂色雨》:“她最终还是咬咬牙,下定了~的决心。”△多用于决心做事情方面。 →背水一战 ↔举棋不定。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


解释 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末天下豪杰雄起,秦军围攻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怀王求 救,怀王派遣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率军二十万救赵。行军 到山东曹县后,宋义听说秦兵强大,便停止不前。项羽请求进军, 宋义也不准。项羽怒杀宋义,名声传遍各个诸侯国。接着,他派 当阳君黥布、蒲将军前去救援,以解巨鹿之困。当阳君、蒲将军 和秦军交战不利,于是项羽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把所有的渡 船都沉入河中,把做饭的炊具都砸烂,把所住的房屋也都烧毁, 只随身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要拼死战斗,不存生 还之心。结果楚兵以一当 十,与秦军九次激战,大败 秦军。在强大的战斗力面 前,秦军内部倒戈。随即项 羽率领楚军到达巨鹿,经过 多次激战,断绝了秦军的粮 道,打垮了秦军主帅章邯。 项羽从此威震各诸侯国,诸 侯们都臣服于他。

近义 背水一战

例句

小李第一年高考落榜,于 是他破釜沉舟,复习一年之 后,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词语破釜沉舟 ==>】  成语:破釜沉舟    汉语大词典:破釜沉舟
【检索破釜沉舟 ==>】 古籍全文检索:破釜沉舟     全站站内检索:破釜沉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辩若讷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大都偶国,乱之本也
大音希声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天下之能事毕矣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大老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
天下归仁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天下无穷人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守在四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天丧予
天之将丧斯文
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作孽,犹可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