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难保晚上能够平安无事。形容处境困难、危急。《南齐书.萧昭胄传》:“建武以来,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劝解公婆争吵》:“奴家自从儿夫出去,遭此饥荒;况兼公婆年老,朝不保夕。教奴家独自,如何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故中国现在受列强的政治压迫,是朝不保夕的。”亦作“朝不保暮”。汉.朱穆《复奏记梁冀》:“二千石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于篓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大小无聊,朝不保暮。”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奴是荆钗裙布,受饥寒朝不保暮。”《平妖传》八回:“老和尚虽好,许多年纪也是风中之烛,朝不保暮。”亦作“朝不及夕”。及:顾及。《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清史稿.庄元辰传》:“敌在门庭,朝不及夕,有深宫养优之心,安得有前席借箸之事,则蒙蔽何可滋也。”
主谓 早上难保晚上能够平安。形容处境困难、危险。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哦……看来索相~了。”△贬义。多用于处境不妙、情况危急方面。也作“朝不保暮”、“旦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