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离经畔道

输入历史典故:

离经畔道

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亦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郭沫若《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哥白尼呀!”亦作“离经叛道”。茅盾《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见“离经叛道”。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其指为~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久遏之余,破藩溃堤以出,一决且至不可收拾。”


【词语离经畔道 ==>】  成语:离经畔道    汉语大词典:离经畔道
【检索离经畔道 ==>】 古籍全文检索:离经畔道     全站站内检索:离经畔道

裘葛之遗
褎如充耳
褒采一介
褚小怀大
褰帱请御
襒席
襟山带河
西征则东国怨
西楚霸王
西门豹佩韦
西门豹投巫
要先茅之田
见兔呼狗
见兔放鹰
见剑舞,悟书法
见卵而求时夜
见在佛
见尧于墙
见弹而求鸮炙
见微知著
见笑大方
观往知来
观止
观火
观自在
规矩不能方圆
视丹如绿
视听言动
视死如归
视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