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残存的喘息。谓勉强维持一线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鲁迅《花边文学.序言》:“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和读者相见的,那么,非奴隶文章是什么呢?”亦作“苟延残息”。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及守本官致仕奏状四》:“实缘病势危迫,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不敢更叨廪禄。”亦作“苟留残喘”。明.高明《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留残喘。”
述宾 残喘,残存的喘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几口喘息。比喻很困难地暂时维持生存。宋·俞琰《席上腐谈》:“愚少也多病,羸不胜衣,所以~而至今不死,亦《参同契》之力也。”冬雪《红杜鹃》:“反正那笔稿费还会让自己~上几个月,一时不会使自己处于挨饿的境地。”△贬义。用于描写衰亡。→苟延残息 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 垂死挣扎 颜人世 ↔生气蓬勃。 也作“苟延一息”、“残喘苟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