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仁布县

输入历史地名:

仁布县

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之间。属日喀则地区。面积2100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1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仁布,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聚宝地、多宝”。曾译领思奔寨、仁本、仁绷、仁朋、仁蚌、仁穆、仑彭、仑朋、能本、林绷、林奔。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境内时属元代所置十三万户之一的羊卓雍万户府辖区。明系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领地,时在县境始设西藏基层政权十三大宗之一的仁蚌(又译仁布)宗。仁蚌家族,在吐蕃王朝时期就为西藏的名臣贵族,其后裔曾任帕莫主巴政权的摄政。后仁蚌家族的势力日益壮大,帕莫主巴政权的大权全落入仁蚌家族子孙之手。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藏巴第司(仁蚌家族)地方政权推翻帕莫主巴政权,管理前、后藏地区。崇祯十五年(1642年),归顺明朝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应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之邀,挥师进藏灭藏巴第司地方政权,统辖了前、后藏。清代,仁布(曾译仁蚌)宗归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1960年仁布宗改设仁布县,治德吉林,属江孜专区。1964年属日喀则专区(1970年改地区)。地处雅鲁藏布江南部,由东向西横贯境内的门曲(又译曼曲),在县西北汇入雅鲁藏布江。属高原温带气候。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相结合。农产有青稞、春小麦、冬小麦、豌豆、油菜籽等。畜产有牦牛、犏牛、藏系绵羊、山羊等。野生动物有獐、水獭、旱獭、猞猁、狐狸、雪豹、黄羊等。有贝母、黄芪、大黄、雪莲等药材。矿产有铬铁、铅锌、硫黄、玉石、花岗石、大理石等。境内有4座小型水电站,并有粮油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有玉石加工厂、卡垫厂。其中“仁布玉”及制品在西藏自治区境内享有盛誉。中尼公路穿越境内,从县驻地修有专线公路与其相连。名胜古迹有仁布强钦寺,寺内现存西藏三大佛之一的紫铜铸成的大强巴佛像。


【检索仁布县 ==>】 古籍全文检索:仁布县     全站站内检索:仁布县

溪州铜柱
溪沟
溪雨亭
溪河
溪河集
溪南
溪南井
溪南市
溪南溪
溪柄市
溪美
溪洞堡
溪哥城
溪浪河
溪浪河屯
溪弹州
溪源
溪碱铁路
滃溪
滃山
溜山国
溜云 (雲) 山
滦平支线
滦平县
滦宁县
滦州
滦州煤矿
滦阳
滦阳县
滦阳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