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淮河

输入历史地名:

淮河

古称淮水。中国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至江苏省入洪泽湖。《尚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应劭《风俗通义》:“淮出南阳平化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长1000千米,流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460米3/秒。洪泽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经高邮湖由江都市三江营入长江,另一部分水流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较大支流北岸有洪河、颍河、涡河等,南岸有史灌河、淠河等。从源头至洪河口为上游,穿行于山地和丘陵之间,水流湍急,暴涨暴落;中游河道较弯曲;下游原有入海河道,1194年黄河夺淮后,河道淤高,逐渐以入江为主。旧时水利失修,灾害严重。建国后进行全面治理,在上游兴建了梅山、佛子岭、南湾等水库,并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在中、下游兴建有茨淮新河、新汴河、三河闸等工程。干流自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以下可通航。是地理上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检索淮河 ==>】 古籍全文检索:淮河     全站站内检索:淮河

当利口
当利县
当利侯国
当利浦
当拉岭
当拉裕穆湖
当狗城
当城县
当城寨
当标城
当品州
当亭县
当原城
当涂山
当涂市
当涂县
当涂侯国
当涂铁矿
当博县
当道城
当湖
当箸赕
当噶山
早生镇
早禾市
早社镇
早起城
吐儿山
吐火罗
吐延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