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官职 >

司隶

输入关键字:

司隶

① 官名。(1) 《周礼·秋官》属官,设中士二人,下士十二人。职掌管理使役奴隶刑徒,捕治盗贼,负责王宫及郊野馆舍的治安。西魏末、北周复置,隶秋官府。以司隶下大夫、小司隶上士为正副长官。辖掌罪隶、掌走隶、掌戎隶、掌狄隶、掌徒中、下士。(2) 西汉大司空属官。哀帝即位时置,位比司直,掌监察。参见“司隶校尉”。(3) 十六国汉地方行政长官。《晋书·刘聪载记》: “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② 司隶校尉及其所辖地区的简称。③ 官署名。见“司隶台”。


官名。1、周始置,掌捕盗贼,管理奴隶、俘虏,使之服劳役。《周礼·秋官·司隶》:“司隶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帅其民而搏盗贼,役国中之辱事。”

2、官名,为司隶校尉的省称。汉武帝征和四年初置,司隶校尉持节、领兵,掌察举京师、三辅、三河、弘农非法者,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元帝去节,成帝省,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掌察太子以下。东汉亦置,并领一州;有从事官十二人:都官从事,掌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掌州选署及众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录众事;簿曹从事,掌财谷簿书,察举非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苏章传》:“及熲为司隶,以礼辟不韦,不韦惧之,称病不诣。”

3、魏晋司隶与二汉同,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

4、后周有司隶下大夫,掌五隶及徒者。隋炀帝置司隶台,有大夫一人,掌巡察。《隋书·百官志下》:“司隶台大夫一人,正四品,掌诸巡察。别驾二人,分察畿内,一人案东都,一人案京师。”唐不置。


【检索司隶 ==>】 古籍全文检索:司隶     全站站内检索:司隶

四姓小侯学
东观学士
东观待诏
四学馆
园邑令
鼓吹令丞
明堂令丞
廪牺令丞
牧橐令丞
昆蹏令丞
考功令丞
左右中牧官都尉
左右中典牧都尉
行人令丞
别火令丞
典客馆令丞
大内令
太仓令丞
左中右三部仓丞
均输令丞
平准令丞
都内令丞
籍田令丞
斡官长丞
铁市长丞
都水长丞
东西南北部护漕掾
劝农谒者
石库令丞
东园主章令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