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三莒

输入关键字:

三莒

春秋时,除莒国之外,别有三莒邑,确址均无考。一在周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王子朝败走楚,其党“阴忌奔莒以叛”。杜预注:“莒,周邑。”一在齐国东部。《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八月,“齐侯田于莒。”杜预注:“莒,齐东境。”又《左传》昭公十年(前532):陈桓子与鲍文子既败栾氏、高氏,分其地,“桓子尽致诸公,而请老于莒”。杜预注:“莒,齐邑。”一在鲁国。又作莒父。《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城莒父”;《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皆即此。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按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刚父是也。”


【检索三莒 ==>】 古籍全文检索:三莒     全站站内检索:三莒

庚子
庚宗
庚款
庚申帝
庚戌制
庚子日记
庚子记事
庚子赔款
庚申北略
庚申外史
庚戌土断
庚戌之变
庚癸纪略
庚子大事记
庚子传信录
庚子国变记
庚申噩梦记
庚辛泣杭录
庚子西行记事
庚子西狩丛谈
庚子交涉偶录
庚子海外纪事
庚申夷氛纪略
庚申殉难日记
庚申避难日记
庚辛之际月表
庚辛提牢笔记
庚子京师褒恤录
庚子赴行在日记
庚子北京事变纪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