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古北口

输入关键字:

古北口

亦称虎北口(《资治通鉴》、《乘轺录》)。女真语称“留斡岭”(《金史·地理志》)。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地处燕山山脉天然峡谷,两旁峻崖夹峙,一线中穿,为燕京通往山北的险要之道。唐为防扼奚、契丹,于此置北口守捉。916年,契丹经此取山南地。辽设馆驿。北宋熙宁八年(1075),沈括等使辽皆经此。金天会三年(1125),败宋兵于此。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秃坚帖木儿举兵向都,皇太子由此北趋。明初为防御鞑靼,自山海关至此,修筑边墙,派兵驻守。洪武十一年(1378)建城,周四里余,十二年置守御千户所,三十年改为密云后卫。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燕京后,为都城东北门户。嘉靖以后,置参将驻守。清顺治初,改置都司。康熙三十二年(1693)置提督,为重镇。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顺天府理事同知、巡检司同驻于此。


【检索古北口 ==>】 古籍全文检索:古北口     全站站内检索:古北口

郑子婴
郑子亹
郑元庆
郑元勋
郑元
郑太后
郑长者
郑介夫
郑文公
郑文宝
郑文焯
郑以伟
郑厉公
郑共公
郑芝龙
郑成公
郑成功
郑师山
郑光祖
郑当时
郑刚中
郑廷鹄
郑仲夔
郑庄公
郑亦邹
郑安平
郑观应
郑买嗣
郑孝胥
郑孝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