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三部九候法

输入关键字:

三部九候法

古代中医切脉法之一。盛行于战国到西汉间。三部九候是指切脉的九个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太阳穴分。以下括号内皆释者所加);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在鼻翼两旁,巨髎穴分);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在耳门穴分)。中部天,手太阴也(在气口经渠穴分);中部地,手阳明也(在合谷穴分);中部人,手少阴也(在神门穴分)。下部天,足厥阴也(在太冲穴分);下部地,足少阴也(在太溪穴分);下部人,足太阴也(在冲阳穴分)。”


【检索三部九候法 ==>】 古籍全文检索:三部九候法     全站站内检索:三部九候法

宝桂局
宝浙局
宝章阁
宝鼎县
宝谟阁
宝源局
宝源监
宝福局
宝黔局
宝昌丝厂
宝刻丛编
宝钞总库
宝藏兴焉
宝韦斋类稿
宝庆四明志
宝坻劝农书
宝坻盐使司
宝钞提举司
宝泉局监督
宝源局监督
宝颜堂秘笈
宝庆会稽续志
宝钞都提举司
宝顶山摩崖造像
宗人
宗干(幹)
宗工
宗士
宗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