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①主持掌管某事。《尚书·高宗肜日》:“王司敬民。”②泛指官职。《说文解字·司》:“司,臣司事于外者也。”《吕氏春秋·审分》:“百官,众有司也。”《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③指一级官署。隋唐以后历朝所设名称不一,地位悬殊。多用为六部之下的一级机构,隋至元称司,明清称清吏司,如吏部文选司、礼部主客司。至清末新设之部改称局,其制同司。宋、金之尚书省、元之中书省亦设左、右司,分管六部事。尚有属于独立的中央机构者,如金、元之大司农司,明、清之通政使司;有属于地方机构者,如明清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有属于军事指挥机构者,如宋之殿前司、明之都指挥使司;有属于负责具体事务之机构者,如五城兵马司、市舶司、盐课提举司、巡检司;亦有前后变化较大者,如宣抚司、安抚司等,宋代作为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元代为地方行政机构,明清则专作为土官所把持的地方政权机构。④官府泛称。李商隐《上翰林萧侍郎启》:“图书之府,鼎鼐之司。”又,明清之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明中叶后,各土官衙门又泛称“土司”。


【检索司 ==>】 古籍全文检索:司     全站站内检索:司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责授
责任内阁
现行
现月档
现世史
现审处
现年里甲
表证
表氏县
表是县
表章库
表奏议司
规元
规运
规规
规银
规运提点所
匦令
匦院
盂方
盂县
盂鼎
盂之会
盂兰盆节
卦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