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古族名。最早见于甲骨卜辞。殷周时又称羌方,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部分与周族杂居,结为婚姻集团,曾助周伐商。秦逐诸戎,被迫西迁。秦厉公时秦奴无弋爰剑逃入“河湟间”,教诸羌人耕牧,部落始盛。其俗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业。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秦献公时,爰剑孙卬畏秦之威,徙其一部分人于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以后参狼种羌徙武都(今甘肃武威),白马种羌徙广汉(今四川西部),牦牛种羌徙越巂水下游,忍与舞两部仍留湟中。汉初,湟水下游及祁连山以北诸羌役属于匈奴。景帝时,研种羌留何部求汉保护,被内徙于汉陇西郡南部边塞。武帝开河西,隔绝羌、胡,置护羌校尉统辖先零、烧当、烧何、䍐开、牢姐、钟羌诸部。东汉时内徙诸部于陇西(治今甘肃临洮)、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等地,与汉族杂居。三国时魏封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烧当羌后裔柯迥为西羌都督,统领各部。十六国时柯迥后代姚苌建立后秦。东晋初,宕昌、邓至、白兰等部羌相继兴起,各自建立政权,后分别臣属北魏、北周及南朝。隋唐之际,析支党项羌强大,唐赐其首领姓李,分置府、州领护诸羌部落。宋初,党项拓跋氏建立西夏政权。元代以来,内迁羌人逐渐汉化,甘南、川西及青海地区的羌人多融合于藏族之中。仅岷江上游茂汶一带的羌人继续保留,明清时改土归流,封建经济得以缓慢发展。


【检索羌 ==>】 古籍全文检索:羌     全站站内检索:羌

吴医汇讲
吴兵将军
吴城遗址
吴带当风
吴淞之战
吴淞铁路
吴越让王
吴越备史
吴越春秋
吴门四大家
吴王夫差剑
吴中人物志
吴中水利书
吴中平寇记
吴中四才子
吴文正公集
吴礼部文集
吴光禄奏稿
吴江水则碑
吴孙子兵法
吴时外国传
吴郡白话报
吴越文穆王
吴越武肃王
吴越忠逊王
吴越忠献王
吴越忠懿王
吴天玺纪功碑
吴太夫人年谱
吴文节公年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