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和亲

输入关键字:

和亲

①指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或两个政权之间修好亲善的政治活动。《周礼·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②特指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早在周代,即有这种和亲理论,《国语·鲁语上》:“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且有联姻和亲之事例。取得明显政治效果的和亲当自汉代始。汉初,匈奴屡扰边郡。汉高祖刘邦为羁縻匈奴,接受刘敬建议,以宗室女为长公主入嫁匈奴单于为妻。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复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武帝以前,汉与匈奴和亲多是被迫采取的妥协手段。其后,则主动以此笼络少数民族。如武帝元封年间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为公主,太初年间以楚王刘戊孙女解忧为公主,嫁乌孙昆弥;元帝竟宁元年(前33)以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等。自魏、晋、南北朝至清,和亲事不断出现,如隋唐与突厥、吐蕃、回鹘、吐谷浑等和亲,宋代契丹与党项李继迁和亲,清太祖、太宗与蒙古和亲。历史上的和亲总是与战争相辅相成的。


【检索和亲 ==>】 古籍全文检索:和亲     全站站内检索:和亲

奕𫎸
奕赫抵雅尔丁
咨文
咨议
咨报
咨呈
咨议局
咨议所
咨议官
咨议军事
咨议参军
咨议局议长
咨议局议员
咨议参军事
咨议局副议长
咨议局联合会
咨议局常驻议员
迹人
迹射士
亲卫
亲王
亲事
亲府
亲政
亲信
亲亲
亲恤
亲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