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河南

输入关键字:

河南

①地区名。指黄河以南地。(1)战国韩魏两国的河南,指今河南洛阳市一带。(2)《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指今河南省一带。(3)秦汉时代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为河南。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大将蒙恬取河南,即此。(4)南北朝时吐谷浑据有今青海省黄河以南地区,宋、齐、梁封为河南王,即称其境为河南。(5)南北朝时称今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十六国西秦王乞伏乾归据有其地,自称河南王。②唐方镇名。天宝十四载(755)置河南节度使,治陈留郡(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陈留、睢阳(宋州)、灵昌(滑州)、淮阳(陈州)、汝阴(颍州)、谯(毫州)、济阴(曹州)、濮阳(濮州)、淄川(淄州)、琅琊(沂州)、彭城(徐州)、临淮(泗州)、东海(海州)凡十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汴州都防御使,次年分汴州都防御使为汴滑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河南节度使(治徐州,治今江苏徐州市)。上元二年(761)二节度使皆废。宝应元年(762)复置河南节度使,又称汴宋节度使,治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汴、宋、曹、徐、颍、兖、郓、濮八州。大历十一年(776)废。同年复置,专称汴宋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号宣武军。③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1907.12.20)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河南留日同乡会主办,同盟会员张钟端、刘积学分任总经理、总编辑。以“牖启民智,阐扬公理”,鼓吹民族民权主义为主旨。宣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抨击清朝虚伪立宪,反对尊孔,介绍河南现状,呼号反清革命。刊发鲁迅(笔名令飞、迅行)《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等六篇论著、译文。每期销行数千册。三十四年冬,以“言论过于激烈”被日本政府查封,共出九期。


【检索河南 ==>】 古籍全文检索:河南     全站站内检索:河南

朱睦楧
朱睦㮮
朱锡琨
朱靖甸
朱新堞
朱慈炯
朱慈炤
朱慈烺
朱寘鐇
朱碧山
朱震亨
朱遵度
朱鹤龄
朱檀墓
朱貔孙
朱襄氏
朱燮元
朱瞻
朱瞻垲
朱瞻埏
朱瞻垍
朱瞻垠
朱瞻埈
朱瞻基
朱瞻墉
朱瞻墺
朱瞻墡
朱彝尊
朱子大全
朱子年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