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站赤

输入关键字:

站赤

元代驿传的蒙古语音译。意为掌驿站者,亦作站驿或驿站。《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成吉思汗时始在境内设置。元朝建立后,全国遍设站赤。据至顺二年(1331)成书的《经世大典》记载,总数达一千五百多处(不包括西北诸汗国的驿站在内),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驿站东北达奴儿干之地(黑龙江口一带),东达高丽,北达吉利吉思部落(今叶尼塞河上游),西南达乌思藏宣慰司辖区(今西藏地区),南达安南、缅国。分水站、陆站。陆站又有马、牛、车、轿站和步站之分,辽东黑龙江下游地区则另有狗站。至元二十六年(1289)为运送外国使臣进贡之便,特设从泉州至杭州的海站,二十八年即罢。世祖初全国站赤由中书省管理。至元七年设立诸站都通领使司,后改名通政院。至大四年(1311)汉地站赤属中书省兵部,蒙古站赤属通政院。延祐七年(1320)统一由通政院掌管。地方站赤初由本府、州、司、县兼管,后定制皆直隶于路。大站设驿令,小站设提领。承担站役的民户称站户。元政府规定,只有军政事务才许乘驿,须持有铺马圣旨圆牌或札子等凭证。后制度日滥,站户不堪其役,多有逃亡,铺马短缺,站赤制度日益衰败。


【检索站赤 ==>】 古籍全文检索:站赤     全站站内检索:站赤

三司勾簿司
三司文书库
三司行帐司
三司会计司
三司河渠司
三司都勾院
三司推勘院
三司提点司
三司催驱司
三百六十律
三百六十曹
三合同交钞
三名臣书牍
三汊河之战
三吴水利录
三体清文鉴
三角和较术
三国艺文志
三国志札记
三国志序评
三国志证闻
三国志补义
三国志补注
三国志质疑
三国志注补
三国志校误
三国志旁证
三国志辨疑
三国职官表
三国疆域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