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笞刑

输入关键字:

笞刑

刑名。笞打罪犯身体。《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规定,如征发徭役不按时应征报到,则施以笞刑。后世沿之,制度有不同。汉文帝时曾以笞取代肉刑。《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景帝又两次减笞刑。同时制定箠令:“笞者,箠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簿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唐代为“五刑”中最轻的刑罚。刑具用楚,即荆条,大头径二分(唐尺),小头一分半,用以打犯人的腿与臀部。分笞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五等。能赎罪者(见“赎章”),每笞十赎铜一斤。宋初规定,笞杖长三尺五寸,大头径二分,小头径一分半。后改为长四尺,上阔六分,厚和下径各四分。笞刑共五等。建隆四年(963)创折杖制,五等笞刑准折责打臀杖七、八、十下。徽宗时,复有若干改变。至明清仍行之,大体如唐制。


【检索笞刑 ==>】 古籍全文检索:笞刑     全站站内检索:笞刑

孟子列传补编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时事年表
孟子弟子列传
孟德斯鸠法意
孟子生卒年月考
驷弘
驷钧
驷歂
驷子阳
驷望县
驷车庶长
駞满
驸马
驸马都尉
孤山
孤竹
孤卿
孤寒
孤老会
孤忠录
孤贫户
孤贫银
孤店关
孤独园
孤树裒谈
驹王
驹伯
终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