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漕渠

输入关键字:

漕渠

①泛指由人工开凿或疏浚而用以通漕运的河道。②汉、唐时自长安东至黄河的运渠。创始于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大司农郑当时发卒数万人,由水工徐伯督率开凿。渠傍南山(秦岭)下,长三百余里;三年而成,漕运大便,渠下农田得以灌溉。初以灞水为源,其后凿昆明池,又穿昆明渠东绝灞水合于漕渠。东汉时尚可通航,北魏已无水。隋开皇初改自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为源,复浚旧渠通运,称为广通渠,亦称富民渠。仁寿四年(604)又改永通渠,但习俗仍称漕渠。未久淤塞。唐天宝初陕郡太守韦坚、太和初咸阳令韩辽先后修治。壅渭水作兴成堰,傍渭东注至永丰仓(即隋开皇中广通仓,仁寿末改名,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北)下合渭入河,规制略如隋旧。唐末迁都洛阳,渠遂堙废。


【检索漕渠 ==>】 古籍全文检索:漕渠     全站站内检索:漕渠

琼山县
琼州府
琼林库
琼林宴
琼州起义
琼州大艳山铜矿
斑布
琰州僚
琮爽
辇车
辇郎
辇道
辇运司
辇真监藏
辇真吃剌失思
替木
款缝
堪布
堪苏
堪穷
堪钦
堪舆
塔达
塔城
塔思
塔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