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五行

输入关键字:

五行

①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书·甘誓》、《书·洪范》、《逸周书·小开武解》皆此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性质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碱,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认为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和生殖之条件。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克相生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见《吕氏春秋·应同篇》)。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见《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三统历》)。宋明时期有些思想家发挥五行思想。王安石强调五行变化不息,谓其“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洪范传》)。王廷相注重其“切于民用,不可一日而缺”(《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三)。方以智则以五气释五行,谓“水为润气,火为燥气,木为生气,金为杀气——以其为坚气也,土为冲和之气,是曰五行。”(《物理小识·天类》)五行学说的合理因素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发展起了一定作用。②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郑玄注:“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今人多有异议,或认为应是仁、义、礼、智、诚,或认为应是仁、义、礼、智、圣。③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检索五行 ==>】 古籍全文检索:五行     全站站内检索:五行

柳如是
柳条边
柳陈城
柳林村
柳河川
柳河东
柳宗元
柳城县
柳城郡
柳柳州
柳侯国
柳彦璋
柳营江
柳敬亭
柳雄亮
柳氏旧闻
柳边纪略
柳河东集
柳南随笔
柳南续笔
柳泉侯国
柳湾遗址
柳兆薰日记
柳待制文集
柳常侍言旨
柳选四家医案
柳庭舆地隅说
柳太铁路借款合同
枹罕县
枹罕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