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民族史 >

苗语

  可检索2.8万词条
输入关键字:

苗语

我国苗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和越南、老挝、泰国等国邻近中国的地区。国内外使用人口近600万。主要特点有:声母多而复杂,韵母少而简单。除黔东方言外,都有带鼻冠音的声母,如mp、mph、mpl、mphl、mp、mph、nts、ntsh、nt、nth等等。一般都有小舌塞音和清鼻音、清边音声母,如q、qh和m、n、l等。除个别方言、次方言外,都有双唇塞音与l或组成的复辅音声母,如pl、phl、p、ph、等等。一般只有一个鼻音韵尾,鼻音韵尾在前元音后面读作-n,在后元音后面读作-,个别方言、次方言、土语没有鼻音韵尾,但有的有相应的鼻化韵母。没有塞音韵尾,元音不分长短、松紧。声调系统基本上与汉语的相同,古代分为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除个别方言外,后来由于声母清浊不同,各又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除个别方言、次方言外,都有连读变调现象。词根以单音节的居多。合成词多是修饰式的,带前加成分的合成词比较普遍,个别方言特别突出。汉语借词相当多,早期借词单音节的多,现代借词基本上都是双音节的。形态变化不发达,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除个别方言外,量词可以单独作名词的定语,有定冠词的作用。有相当丰富的状词,作动词和形容词的状语,在中心语后。人称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领属性定语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都在中心语前。指示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限制性定语时,均在中心语后,形容词作定语,除个别的外,也在中心语后。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根据语言的特点,并参照民族自称、居住地区和生活情况,苗语可划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3个方言。湘西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计有90万;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计有210万;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和中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东南部。川黔滇方言内部差别比较大,可分为7个次方言:(1)川黔滇次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叙永、古蔺、珙县、筠连等县,贵州省遵义、毕节、安顺、六盘水、金沙、普定、兴义等县(市),云南省镇雄、威信、文山、砚山、蒙自、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149万。越南、老挝、泰国北部的苗人所使用的语言,属于这个次方言。(2)滇东北次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昭通、彝良、大关、巧家、武定、禄劝、楚雄等县(市)和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30万。(3)贵阳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郊区、平坝、黔西、清镇、安顺、长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定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182000。(4)惠水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惠水、长顺、贵定、平坝、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贵阳市郊区,摆金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18万2千。(5)麻山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罗甸、望谟、长顺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12万9千。(6)罗泊河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凯里、福泉、贵定、龙里、开阳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6万1千。(7)重安江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黄平、凯里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6万。说3个方言的人相互间不能通话,说7个次方言的人相互间也不能通话,有些方言、次方言土语之间通话也有困难。



畎戎
毗室
毗舍邪
毗舍那
毗舍耶
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碑
毗沙都督府
毗·囊热拉赞
毗伽阙·卡迪尔汗
郢王
郢州
郢州蛮
勋旧佐领
品部
品阿西
品澹睑
品打鲁瑰部
品达鲁虢部
炭山
是豆浑
显圣
显州
显陵
显道
显禄王
显德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