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民族史 >

掏心式宰牲

  可检索2.8万词条
输入关键字: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离,也不能轻易送人,用于※主格黎的祭祀大典和殉葬等,故屠宰野兽和牲畜时禁止断喉杀牲法,以免将动物的只勒都割断。据成吉思汗的《大札撒》云:“吃野兽时,应先缚住兽的四肢,然后开腹,以手握住兽心,然后吃兽肉。像伊斯兰教徒那样屠杀者,应将他也杀掉”。元世祖忽必烈又重申了这些规定。其具体方法是先在牲畜或兽的胸口下部划开一两寸长的口子,然后伸手入胸腔内挑断其动脉,直至动物死亡,再剥皮取肉,据说此法可使牲畜的血液都集中在胸腔内,故肉和皮都很干净。这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方式。牧民10岁左右就学习宰羊,成年后就十分娴熟,宰一只羊只需10多分钟。大量屠宰牲畜是在秋冬之交,膘满肉肥之时,除了出售之外,还要留足冬春用的肉食,或做成腊肉,或放在羊肚内保鲜。其他季节里不轻易杀牲。



谭绍洸
谭家世谱碑
谯王
褫革达赖喇嘛名号
肇州
肇丰城
肇州厅
肇州屯田万户府
肇州蒙古屯田万户府
嫩江
嫩真
嫩江府
嫩秃赤
嫩秃黑
嫩科尔沁
翟氏
翟辽
翟成
翟戎
翟钊
翟柤
翟真
翟斌
翟鼠
翟璜
翟魏
翟里力
翟梨里
翟猛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