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宣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输入历史事件:

宣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公元-827年 月份不详
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诗见诗经·大雅》王闿运《诗经补笺》云:“假,嘉,嘉礼也。盖冠词。成王世子法,故有冠礼。”又云:“宜王者,未王也,时周公摄政。”王氏对诗题的解释和诗中一些句子的理解,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如将此诗同《天保》对照,即可发现在内容、语气甚至句式上都有很多共同性。如《假乐》云:“受禄于天,保右命之”;《天保》云:“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受天百禄”;《假乐》云:“干禄百福。……受福无疆”;《天保》云:“何福不除……降尔遐福。”考察诗中各句,悉与宣王情况相合。“宜君宜王”者,厉王在,太子静尚未继位;“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者,正所谓“法文、武、成、康之遗风(史记·周本纪》)”;“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者,针对厉王之刚愎横暴而言。末章写对太子静的希望,其“不解于位,民之攸堲”,正是经过乱政后寄希望于新君。具体来说,《假乐》一诗为宣王行冠礼之冠词。礼记·冠义》引先秦时人们习言:“冠者,礼之治也,嘉事之重者也。”郑玄注:“嘉事,嘉礼也。”冠礼亦曰“嘉礼”,故称冠乐为“嘉乐”。此诗之题,《毛诗》作“假乐”。《毛传》云:“假,嘉也。”礼记·中庸》《诗》即作“嘉乐”,《左传。文二年》:“公赋《嘉乐》”,又《襄二十六年》:“晋侯赋《嘉乐》”,赵岐孟子亦云:“《诗·大雅·嘉乐》之篇”,隶释《绥民校尉熊君碑》亦作“嘉乐”。关于“假乐”二字之读音,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云:“音暇,嘉也。”而古写本作:“上行嫁反,下颜孝反。”则“乐”当读为“音乐”之“乐”,而不读“快乐”之“乐”。自朱熹诗集传注“乐”为“音洛”,后之解诗者,均理解为“快乐”之“乐”。前人对此诗作于宣王时已有论述。如王充论衡·艺增》云:“《诗》言‘子孙千亿’,美周宣王之德,能慎(顺)天地,天地柞之,子孙众多,至于千亿。”魏源《诗古微·诗序集义》云:“《假乐》,美宣王之德也。宣王能顺天地,祚之子孙千亿,卿士多贤,皆德获天佑所致也。”魏氏又注云:“《毛诗》侧于成王诗内。服虔数文、武《正大雅》不及之,诸家举召康公诗复不数之。盖三家诗皆列于宣王,亦犹宣王《采薇》之三,《毛诗》错入《正小雅》也。”《假乐》宣王时作品,为宣王行冠礼之冠词,当无疑问。厉王居于彘十四年方死。设国人起义、厉王奔彘之年太子静六岁上下,则其行冠礼与即位的时间相近。周、召二公摄政,不仅因为太子静年幼,主要是因为厉王未死,而国人又不堪其暴而不容回都。及厉王死,即扶之即位。大约是先行冠礼而后归政,故诗中说“宜君宜王”。周宣王自幼经召伯虎抚养教诲,整个周族都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希望从此之后周王朝兴盛不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所以宣王之冠礼同即位一样,被看作十分重大的事件。礼记·冠义》云:“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此有助于理解为何《假乐》诗中用了十分美好的话来祝愿君王(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1993年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贾逵六十九岁,以刘恺遁逃避封事上书请宥刘恺,和帝纳之。
葛龚以善文记知名。
马融二十岁,丧父。
贾逵七十岁,举荐鲁巫,汉和帝召见诸儒,使相难,与者有贾逵、黄香。
张霸四十三岁,治越有方,童谣歌之;视事三年,知足而退。
张衡二十二岁,其《定情赋》或作于此年。
许慎始撰《说文解字》。
汉和帝赐博士弟子在太学者布,人三匹。
周防七十三岁,因太尉张禹荐,补博士。
杨终征拜郎中,以病卒,年约七十二(29?—100),和帝赐钱二十万。
贾逵七十一岁,举荐杨终博达忠直。
黄香约四十六岁,治沃言狱,爱惜人命。
张衡二十三岁,为南阳太守鲍德主簿;其《同声歌》疑作于是年。
朱穆生(100—163)。
延笃约生于此年(100?—167)。
周防七十四岁,迁陈留太守,坐法免。
贾逵卒,年七十二(3O—101)。
苏顺作《贾逵诔》。
刘珍作《贾逵诔》。
张衡二十四岁,其《司徒吕公诔》疑作于此年。
马融二十三岁,从挚恂受业。
班昭上书,为兄班超求代,汉和帝乃召还班超。
司空徐防上疏,以为博士及甲乙策试宜从章句。
曹褒卒(? —102)。
崔瑗二十五岁,其兄为州人所杀,崔瑗为兄手刃仇人,因亡命。
崔琦约十八,游学京师,以文章博通称。
张霸四十七岁,四迁为侍中,不肯结交当朝权贵邓骘。
张衡二十六岁,作《绶笥铭》。
朱穆五岁,便以孝称。
皇甫规生(1O4—174)。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