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神农》其书,当为许行著。

输入历史事件:

《神农》其书,当为许行著。

公元-322年 月份不详
《神农》其书,当为许行著。

其书虽亡,但由古籍所引,可窥其概略。如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亡。”尸子卷下载:“神农氏夫负妻戴,以治天下。尧曰:‘朕之比神农,犹旦之与昏也。’”吕氏春秋·爱类》:“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另淮南子·齐俗训》文选李善注等亦有所称引。《野老》他书无征引,马啸绎史以为即吕氏春秋中论农诸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即据此辑出吕氏春秋论农诸篇以为《神农》陈轸去楚之魏,张仪恶之于魏王,陈轸听左爽之言,利用张仪之毁而得返楚。战国策·楚策三》载:“陈轸去楚之魏。张仪恶之于魏王曰:‘轸犹善楚,为求地甚力。’左爽谓陈轸曰:‘仪善于魏王,魏王甚信之。公虽百说之犹不听也。公不如以仪之言为资,而得复楚。’”于是陈轸张仪之言传于楚国,楚王闻之喜,因而复用陈轸。“去”原作“告”,鲍本改为“去”。吴师道《补正》曰:“恐当作去。”则鲍改是也。张仪相魏在魏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22年),正为魏王信任。张仪陈轸终身为敌,此时陈珍之魏,张仪恶其于魏王并为魏所逐为理所当然。《策》文既记此事,则其作不得早于本年。(《魏策三》张仪陈轸于魏王”章重出此篇,左爽作“左华”,形近而成歧误)


查礼补广西庆远府同知。
陈祖范馆吴江,袁景辂从学。
张元应卢见曾之聘,主永平敬胜书院。
全祖望辞蕺山书院讲席,始校《水经注》。
杨绳武主讲南京钟山书院,本年还吴。
陆培与张云锦、厉鹗时相过从。
厉鹗过苏州访王昶于朱氏蘋花水阁。
吴泰来随王昶于吴门。
赵翼进京,寓刘统勋第。
何晫与帅家相定交,嶂为序家相《三十乘书楼诗集》。
厉鹗、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成书。
郑燮作《板桥自叙》,述己之生平志趣颇详。
戴震作《尔雅文字考序》。
张曾编次所作诗为《石帆诗钞》八卷。
《金石缘》书末总评署本年。
张九钺在里作《双红碧》传奇。
壶天隐叟为夏纶《无瑕璧》题辞。
曹锡黼刻所辑《石仓世纂》六种三十三卷。
彭廷梅编《国朝诗选》十四卷刊行。
廖元度编《楚诗纪》二十二卷附《楚风补》四十八卷卷末一卷际恒堂刊行。
王鸣盛《竹素园诗草》三卷、《日下集》一卷求野堂刊行,又名《曲台丛稿》。
郑燮《板桥诗钞》三卷等刊行。
沈彤《果堂集》十二卷本堂刊行。
方观承《看蚕词》一卷刊行。
张諴(1749—1815)生。
周有声(1749—1814)生。
仲振奎(1749一1811)生。
程枚(1749一1810后)生。
王筠(1749?—1819?)约本年生。
陈履平卒,年五十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