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冯衍约七十二岁,因谗被废于家;出后妻任氏,作《与妇弟任武达书》《与宣孟书》。

输入历史事件:

冯衍约七十二岁,因谗被废于家;出后妻任氏,作《与妇弟任武达书》《与宣孟书》。

公元57年 是年
冯衍约七十二岁,因谗被废于家;出后妻任氏,作《与妇弟任武达书》《与宣孟书》

《后汉书•冯衍列传》卷二十八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至埳壈于时。”李贤注:“《衍集》载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曰:‘天地之性,人有喜怒;夫妇之道,义有离合。先圣之礼,士有妻妾,虽宗之眇微,尚欲逾制。年衰岁暮,恨入黄泉,遭遇嫉妒,家道崩坏,五子之母,足尚在门。五年已来,日甚岁剧,以白为黑,以非为是,造作端末,妄生首尾,无罪无辜,谗口嗷嗷。乱匪降天,生自妇人。青蝇之心,不重破国;妒嫉之情,不惮丧身。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醉饱过差,辄为桀纣,房中调戏,布散海外,张目抵掌,以有为无。痛彻仓天,毒流五臧。愁令人不赖生,忿令人不顾祸。入门著床,继嗣不育,纺绩织纴,了无女工,家贫无僮,贱为匹夫,故旧见之,莫不凄怆,曾无悯惜之恩。唯一婢,武达所见,头无钗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不原其穷,不揆其情,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贩糖之妾,不忍其态。计妇当去久矣,念儿曹小,家无它使,哀怜姜、豹,当为奴婢。恻侧焦心,事事腐肠,汹汹籍籍,不可听闻。暴虐此婢,不死如发,半年之间,脓血横流。婢病之后,姜竟舂炊,豹又触冒泥涂,心为怆然。嫌縠放散,冬衣不补,端坐化乱,一缕不贯。既无妇道,又无母仪,忿见侵犯,恨见狼藉,依倚郑令,如居天上。持质相劫,词语百车,剑戟在门,何暇有让? 百弩环舍,何可强复? 举宗达人解说,词如循环,口如布谷,县幡竟天,击鼓动地,心不为恶,身不为摇。宜详居错,且自为计,无以上书告诉相恐。狗吠不惊,自信其情。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自恨以华盛时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养痈长疽,自生祸殃。衍以室家纷然之故,捐弃衣冠,侧身山野,绝交游之路,杜仕宦之门,阖门不出,心专耕耘,以求衣食,何敢有功名之路哉!’”又李贤注:“衍《与宣孟书》曰:‘居室之义,人之大伦。思厚欢和之节,乐定金石之固。又自伤前遭不良,比有去两妇之名。事诚不得不然,岂中心之所好哉!’”按,后汉书本传虽载冯衍第二次出妻事,然不详其年,其《与妇弟任武达书》云“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养痈长疽,自生祸殃”,似可推知出任氏乃在其晚年被废、身贱家贫之时。


灵裕(518—605)赋临终诗二首,卒,年八十八。
姚察为太子内舍人。
炀帝自制《水调歌》。
丙子,诏尊师重道,敦奖名教。
炀帝幸江都,渡淮赋诗,虞世南等应制奉和。
帝《泛龙舟》亦当本次行幸途中所作。
柳䛒(537—605)卒,年六十九。
炀帝作《神伤赋》以悼宣华夫人。
薛道衡转番州刺史,杨素有诗赠之;道衡赴任途中,有诗作。
许善心转礼部侍郎,荐儒者徐文远等为学官,共博士褚亮议七庙之礼,后为宇文述所谮,左迁给事郎。
王冑为著作佐郎。
庾自直为著作佐郎。
虞绰为秘书学士,奉诏与虞世南等撰《长洲玉镜》,世南又撰《北堂书钞》。
以文翰待诏,恩盼隆洽。
裴矩撰《西域图记》三卷。
诏杨素等制定舆服。
孙万寿赋诗答杨玄感。
炀帝至洛阳。
孙万寿转齐王文学,未几辞官。
王贞被召至齐王府,上文集三十三卷,复上《江都赋》;后还乡里,卒。
杨素(544—606)卒,年六十三,虞世基为撰墓志铭。
之轨,余子莫及。
炀帝追四方散乐集于东都,设百戏以夸突厥染干,自是每岁正月以为常。
姚察(533—606)卒于洛阳,年七十四,遗命薄葬。
彦琮至洛阳,住上林园翻经馆,编叙佛经目录,并依次翻译。
矩共琮修缵《天竺记》,文义详洽,条贯有仪,凡前后译经,合二十三部,一百许卷。
敕诸州请僧行道,度人出家。
炀帝自洛阳返长安,赐大酺。
薛道衡至长安,献《高祖文皇帝颂》,拜司隶大夫。
诏以文才秀美等十科举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