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衡生(78—139)。

输入历史事件:

张衡生(78—139)。

公元78年 是年
张衡生(78—139)。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属河南)人。少善属文。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为人从容淡静,不喜交接俗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于文之外,尚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将军邓骘累召,不应。安帝时,公车特征,拜郎中,迁太史令。顺帝初,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讽谏顺帝左右。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治威严,整法度,禽奸徒,颇有政声。视事三年,征拜尚书。所制候风地动仪,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时行谶纬,兼附妖言,张衡以其虚妄,上疏谏止。曾“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惧宦竖毁己,常思图身之事,“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又欲继刘珍、刘騊駼之后,完成《汉记》。条上司马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以为王莽本传但应载篡事而已,至于编年月,记灾祥,宜为《元后本纪》;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均未被汉帝采纳。“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后汉书•张衡列传》卷五十九)《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灵宪》一卷,张衡撰。……《黄帝飞鸟历》一卷,张衡撰。”同书卷三十五:“后汉河间《张衡集》十一卷,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五都赋》六卷并录,张衡左思撰。……梁有……薛综张衡二京赋二卷。”张溥《张河间集》得其作四十三篇(其中误收隋李播《周天大象赋》)。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五十二至五十五收其文三十八篇。丁福保全汉诗卷二收其诗六首。张溥:“东汉之有班、张,犹西汉两司马也。相如无史,子长无赋,孟坚兼而有之,岂后来者欲居上乎? 抑其文不能齐也? 平子官侍中,请专史职,条录三皇,更改僭纪,龙门之志也。上书不听,典章散略,谁之咎欤? 浑仪灵宪,网络天地;振龙发机,悬验若神,子云复生,未容抗跡。《二京》之赋,覃思十年,《长杨》《羽猎》,风犹可续。崔子玉作《碑》河间制作,譬诸造化,想慕若此,宁异平子耽好《玄经》,叹为汉四百岁书哉!政权下夷,图谶繁兴,发愤陈论,务矫时枉,斯又昔者杨雄所无也。《同声》丽而不淫,《四愁》远摹正则,蔡邕《翠鸟》秦嘉《述婚》,俱出其下。谓之好色,谓之思贤,其曰可矣。时有遇否,性命难求,举世泛泛,曷若归而讽《河》《洛》《六艺》八十一篇乎? 始于《应间》,终于《思玄》,固平子之生平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河间集题词》


曹丕作《策命孙权九锡文》《册孙权太子登为东中郎封侯文》;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于吴。
张昭斥魏使邢贞无礼;拜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顾谭为中庶子,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曹丕东巡。
邯郸淳或补《石经》,寻卒,年约九十(132—221?)。
张昭六十六岁,孙权令张休从其习《汉书》,还而授太子孙登。
虞翻五十二岁,阳醉忤孙权,孙权欲杀之,幸刘基谏诤得免;怒斥蜀降将麋芳;又指斥张昭妄言神仙,孙权怒而徙之交州。
程秉征拜太子太傅。
王朗生小子。
刘廙卒,年四十二(180—221)。
诸葛亮四十一岁,作《答李恢书》《与群下教》。
夏侯霸约三+七岁,或于此年赐关内侯,为偏将军。
缪袭三十六岁,表上仲长统《昌言》。
曹丕三十五岁,筑陵云台;问吴使赵咨孙权“何等主”;善吴使沈珩;作《改封曹植为安乡侯诏》;其《禁诽谤诏》作于此年前后。
应璩三十二岁,为侍郎。
曹植三十岁,贬为安乡侯,寻改鄄城侯;作《写灌均上事令》《上九尾狐表》《谢初封安乡侯表》。
谢承为吴郡督邮。
高堂隆为堂阳长。
王基二十岁,察孝廉,除郎中。
诸葛恪十九岁,拜骑都尉,侍吴太子孙登讲论道艺。
曹睿十七岁,为齐公;作《正朔论》。
山涛十七岁,见赏于司马懿。
何晏见疾于曹丕;以尚公主为列侯,拜附马都尉。
羊祜生(221—278)。
曹丕行幸许昌宫;作《取士勿限年诏》《报吴主孙权书》。
曹丕作《抚劳西域奉献诏》;此后与西域通。
曹丕立子曹睿为平原王、曹林为河东王;立弟曹彰等十一人皆为王;行幸襄邑。
曹丕立曹植为鄄城王,封曹植二子为乡公;行还许昌宫。
曹植作《封鄄城王谢表》《封二子为乡公谢恩章》。
曹植《当墙欲高行》《乐府歌》或作于此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