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蔡邕因董卓事,下狱死,年六十一(132—192)。

输入历史事件:

蔡邕因董卓事,下狱死,年六十一(132—192)。

公元192年 四月
蔡邕因董卓事,下狱死,年六十一(132—192)。

《后汉书•蔡邕列传》卷六十下:“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亡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磾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盛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按,资治通鉴卷六十系于此月。《后汉书•蔡邕列传》卷六十下:“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极之运,有生所共深悲也。当伯喈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幸全人哉!及解刑衣,窜欧越,潜舟江壑,不知其远,捷步深林,尚苦不密,但愿北首旧丘,归骸先垄,又可得乎? 董卓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匡导既申,狂僭屡革,资《同人》之先号,得北叟之后福。属其庆者,夫岂无怀? 君子断刑,尚或为之不举,况国宪仓卒,虑不先图,矜情变容,而罚同邪党? 执政乃追怨子长谤书流后,放此为戮,未或闻之典刑。”


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刘安喜听游士“今彗星竟天,天下兵当大起”之妖言,治攻战具,积金钱,以备举事;上书谏伐南越。
严助奉使谕意南粤;还,奉旨过淮南,告刘安南粤事;遂与刘安同归京师。
严助与武帝褒议汲黯。
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初令郡国举孝廉。
主父偃疾董仲舒,窃其《灾异之记》稿。
诏举贤良文学,武帝亲策之;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与鲍敞论阴阳,作《雨雹对》。
董仲舒复出,为江都王刘非相。
杨何征为博士。
元,淄川人。
司马谈约三十一岁,从杨何学《易》。
主父偃上书言九事,武帝相见恨晚,拜为郎中;复数上疏言事,一岁中四迁为中大夫。
徐乐上书言世务,与严安、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为郎中。
严安亦上书言世务,与徐乐、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郎中。
孔安国约二十一岁,或于此年为博士。
兒宽约十八岁,或于此年治《尚书》,师事欧阳生。
吾丘寿王上疏愿击匈奴,对诏良善,复为郎。
董仲舒作《止雨》。
主父偃奏董仲舒《灾异之记》于武帝;武帝召示诸生,论罪当死;诏赦罪免,复为太中大夫,然从此不复敢言灾异。
司马相如四十一岁,作《大人赋》,武帝大悦,飘飘欲仙。
董仲舒六十一岁,与瑕丘江公议于武帝前,胜之;武帝遂用董生,尊《公羊》学。
吾丘寿王约二十八岁,拜东郡都尉。
兒宽约二十岁,或于此年受业孔安国。
灌夫家属横行,颍川儿作歌讥之。
吾丘寿王约二十九岁,受武帝玺书责难,谢罪言状。
严助或于此年迁会稽太守。
孔安国约二十四岁,或于此年为谏大夫。
司马迁十五岁,此年前后从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河间王刘德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