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融卒,年五十四。

输入历史事件:

张融卒,年五十四。

公元497年 本年
张融卒,年五十四。

《南齐书•张融传》说:“建武四年,病卒。年五十四。遗令建白旌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妾二人,哀事毕,各遣还家。’又曰:‘以吾平生之风调,何至使妇人行哭失声,不须暂停闺阁。’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拒。永明中,遇疾,为《门律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且中代之文,道体阙变,尺寸相资,弥缝旧物。吾之文章,体亦何异,何尝颠温凉而错寒暑,综哀乐而横歌哭哉?政以属辞多出,比事不羁,不阡不陌,非途非路耳。然其传音振逸,鸣节竦韵,或当未极,亦已极其所矣。汝若复别得体者,吾不拘也。吾义亦如文,造次乘我,颠沛非物。吾无师无友,不文不句,颇有孤神独逸耳。义之为用,将使性入清波,尘洗犹沐。无得钓声同利,举价如高,俾是道场,险成军路。吾昔嗜僧言,多肆法辩,此尽游乎言笑,而汝等无幸。’又云:‘人生之口,正可论道说义,惟饮与食。此外如树网焉。吾每以不尔为恨,尔曹当振纲也。’临卒,又戒其子曰:‘手泽存焉,父书不读!况父音情,婉在其韵。吾意不然,别遗尔音。吾文体英绝,变而屡奇,既不能远至汉魏,故无取嗟晋宋。岂吾天挺,盖不颓家声。汝若不看,父祖之意欲汝见也。可号哭而看之。’融自名集为《玉海》司徒褚渊《玉海》名,融答:‘玉以比德,海崇上善。’文集数十卷行于世。”钟嵘诗品卷下《齐司徒长史张融诗》说:“思光纡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春泓按,张融是南朝文体新变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永明二年,总明观讲,张融在朝臣集听之际,长叹曰:“呜呼!仲尼独何人哉!”他是一不愿墨守成规的人,虽然佻达如滑稽人物,但是他有真性情,并且充满了创新意识,非突破陈规,不足以表现其内心世界。从他身上正可以考察自“文义”到“文体解散”(《文心雕龙•序志》)的变迁轨迹。就“文体”观念而言,写作主体必须重视个人和传统的关系,当某些文体写作作为国家或公众性行为之时,作者遵守文体规范,即对于传统的尊重,便尤为世人所关注,尊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张融作为南土的一介寒士,“家贫愿禄”,饱尝艰辛之人生,刺激他积聚起强烈的孤傲感。其《海赋》一类的作品,虽类似大赋,但是绝非客观地铺叙大海之种种,而是主观地借海之波涛汹涌,以一吐胸中的凌云之气,这纯属个性化的写作。因此他表示不满“尺寸相资,弥缝旧物”的“中代之文”,因为这种尺尺寸寸的文章写法,已不足以表达其愤激的情绪,所以主观之“义”,在其写作中就被无顾忌地得到张扬,他说:“吾义亦如文,造次乘我,颠沛非物。吾无师无友,不文不句,颇有孤神独逸耳。义之为用,将使性入清波,尘洗犹沐。无得钓声同利,举价如高,俾是道场,险成军路。”这可与南史本传中记述“融善草书,常自美其能。帝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相对照,其意思是说主观就是“文”之一切,“文”之可贵在于蕴涵着“孤神独逸”,既否定了“文”作为群体或国家行为的可能性,亦否定了“文”须尊体的客观标准,“文义”之“义”便由隐逸狷介的品格,向外放和挑战性转变,破体则亦势所必然,这自然是由其寒士的写作方式所决定的。他自信“吾文体英绝”,正意在颠覆旧有的文体观念,这是对“文义”一种十分独到的诠释,触及到文体新变之核心。


初十日,厉鹗、丁敬、石文游龙兴寺。
陆奎勋乞假南还。
查慎行本月以后诗为《住劫集》。
三十日,查慎行卒,年七十八。
黄之隽以官闽旧案落职。
初四日,黄越卒,年七十五。
十三日,沈近思卒,年五十七。
二十二日,赵翼(1727—1814)生。
逮隆科多下狱。
张廷玉晋文华殿大学士。
李之果序吕抚《纲鉴通俗演义》。
二十七日,邵齐然(1728—1779)生。
上谕罢曹頫职,查抄曹家。
厉鹗客扬州。
高孝本有《维摩集》。
袁枚受知于学使王交河,补博士弟子员。
万经将全祖望荐于孙诏。
岳锺琪拜宁远大将军,征准噶尔。
塞尔赫授监察御史。
杨名时以奏豁盐课叙入密谕。
曹一士春试不第,授职如皋县学教谕。
盛熙祚以诸生引见,命往广东试用,署灵山县。
王步青告归。
陈兆崙授徒于同里徐氏。
蒋蘅书《法华经》成,以示吏部,吏部劝其书十三经。
成永健此际编定所著《偶存诗集》十一卷。
王喆生《懿言续录》编年讫本年。
田霡《鬲津草堂诗》三卷刊行。
永恩(1727—1805)生。
吴璜(1727—1773)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