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钟嵘《诗品》当作于本年。

输入历史事件:

钟嵘《诗品》当作于本年。

公元514年 本年
钟嵘诗品当作于本年。

张伯伟《钟嵘年谱简编初稿》根据《南史•钟嵘传》说:“及约卒,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所以钟嵘《诗评》(诗品)当写作于本年。《诗品序》说:“……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创变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元嘉初,有谢灵运,才高辞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此皆五言之冠冕,文辞之命世。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烦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遣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赋,三曰比。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又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释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故辞人作者,罔不爱好。今之士俗,斯风炽矣。裁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是庸音杂体,各为家法。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独观谓为警策,众视终沦平钝。次有轻荡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徒自弃于高听,无涉于文流矣。嵘观王公搢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哗竞起,准的无依。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嵘感而作焉。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同博弈。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昔在贵游,已为称首;况八枿既掩,风靡云蒸,抱玉者连肩,握珠者踵武。固以睨汉、魏而弗顾,吞晋、宋于胸中。谅非农歌辕议,敢致流别。嵘之今录,庶周游于闾里,均之于谈笑耳。”这篇序叙述了近代以来五言诗发展的概况,然后又从创作论方面,为陷于不良文风的五言诗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诗品遂成为我国诗学理论的杰作。


王闿运入京应礼部试,途中至建昌军营访曾国藩。
顺天科场案发。
王庆勋辑刊《同人诗录》。
祁寯藻在京师校刊《䜱䜪亭后集》十二卷。
黄燮清撰《倚晴楼诗集》十二卷拙宜园刊出。
鲁一同自编《通甫诗存》四卷成并自序。
赵对澂辑所作为《小罗浮集》四十五卷刊出。
潘祖同三十岁,刊刻所撰《竹山堂诗稿》二卷,附《词稿》一卷。
紫贵堂刊出《宋太祖三下南唐》。
庄棫二十九岁,刻词四十首于都下。
谭献自京师归,旋游幕福建。
李联琇呈请开缺。
孙衣言出守安庆。
方宗诚著《俟命录》十卷成。
黄燮清五十四岁,此年已不甚填词。
杨守敬二十岁,在宜都,与顾文彬等相识。
李祖陶卒,年八十三。
沈曰富(1808—1858)卒,年五十一。
郑用锡卒,年七十一。
汪笑侬生。
沈汝瑾生。
潘飞声生。
曾国藩在建昌营中作《圣哲画像记》。
方宗诚往山东藩署依吴延栋,其出游自此始。
丁丙在杭州西湖结吟会。
十七日,孙鼎臣(1819—1859)卒,年四十一。
二十五,赐孙家鼐等一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王闿运会试报罢,寓居法源寺。
初八日,王照生。
彭蕴章充国史馆正总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