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这种观念把处于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分别对待,一切的丑恶、污辱与不祥尽可归诸女子一边,

输入历史事件:

这种观念把处于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分别对待,一切的丑恶、污辱与不祥尽可归诸女子一边,

公元535年 本年
这种观念把处于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分别对待,一切的丑恶、污辱与不祥尽可归诸女子一边,而对于男子一边,却轻轻开脱了,甚至丝毫不加指责,只是规劝男子:女人不值得恋眷。

而这样的观念一但成为社会的共同认识,士人“谈风月”——以语言戏弄轻薄把玩女子——就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和滞碍。同时,佛典中关于妇女“淫欲”、“姿态”的描写直接给宫体诗以启迪。佛典揭开了中土笼罩于“性”这一人生理本能需求的厚纱,梁代士人以“谈风月”为时尚,“淫欲”、“姿态”构成了宫体诗的内在气质。“性”,在六朝以前的中土,为道德伦理的帷幕所遮掩。汉儒只是从人伦教化方面发议论,男女结合,只体现了道德伦理的属性,对人的生理属性却讳莫如深。相似于佛教,中土儒家对妇女也持蔑视的态度,论语有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但这种贬责也仅从道德角度立论,并以道德说教来规范女子的言行。对坏女人,中土自古有内宠乱政说,但与佛教明确将“嫉妒”、“淫欲”、“姿态”作为生理属性来揭示一切妇人丑的本质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道家讲房中术,也仅从延年益寿角度来谈论阴阳和合,一般避谈人类男女相悦的生理本能。


郑燮为范县令,刊刻作品集。
芮复传此前以事解职,至此以办铜事竣,例当复官。
盛熙祚引疾归。
颜肇维予告归。
厉鹗辑《辽史拾遗》成书。
韦谦恒《传经堂诗钞》存诗始于本年。
吴敬梓《老伶行(赠七十八叟王宁仲)》作于本年或明年。
彭廷梅编《据经楼诗选》十四卷刊行。
王辅铭编《国朝练音集》十二卷刊行。
田同之《砚思集》六卷刊行。
晏斯盛《楚蒙山房集》刊行。
张湄《瀛壖百咏》一卷刊行。
崔应阶《拙圃诗草》十卷附《梅花集句》一卷刊行。
吴翌凤(1742—1819)生。
王友亮(1742—1797)生。
戚学标(1742—1825)生。
彭绩(1742—1875)生。
杨抡(1742—1806)生。
祝德麟(1742—1798)生。
陈仪卒,年七十三。
二十八日,秦瀛(1743—1821)生。
全祖望有《虬骨集》。
御史杭世骏对策忤旨,革职。
望日,齐召南序周长发《赐书堂诗钞》。
初三日,厉鹗等访鲁曾煜于敷文书院。
十六日,厉鹗序汪沆《盘西纪游集》。
李绂序胡浚《绿萝山庄文集》。
全祖望检点旧作,诠次得八十卷。
沈德潜晋翰林院侍读。
帅念祖作《癸亥夏署中遣怀》四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