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甫在潭州,避臧玠之乱赴衡州。

输入历史事件:

杜甫在潭州,避臧玠之乱赴衡州。

公元770年 四月
杜甫潭州,避臧玠之乱赴衡州

有诗《逃难》《入衡州》《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后南至耒阳,阻水,有《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正月,杜甫潭州曾有诗《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回棹》。前此,有诗《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清明》《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奉赠萧十二使君》《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柳州》《江南逢李龟年》《小寒食舟中作》。【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杜诗详注卷二三引胡夏客曰:“篇中言江阁,言对雨,言怀裴,言行营,凡题所当发者,诗皆一一拈出,可想诗家作法。”又引黄生曰:“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如《何氏山林》之五,沧江、碣石、风笋、雨梅、银甲、金鱼,皆散钱也,而以一兴字穿之,是线在结也。如秦州《遣怀》,霜露、菊花、断柳、清笳、水栖、山日、归鸟、栖鸦,亦散钱也,而以愁眼二字联之,是线在起也。此诗,地日、山云、雷殷、水文,亦散钱也,而以阴晴二字冠之,雨来二字收之,是线在起结也。”【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杜诗详注卷二三引王嗣奭曰:“此诗模写物情,一一从舟中静看得之,都是虚景,都是设想,都是巧语,本大家所不屑为者,故云戏为新句。而纤浓绮丽,遂为后来词曲之祖。”“按:此诗戏为新句,皆从无情中看出有情,诗思之幻,当与昌黎《毛颖传》参观。”又引卢世潅曰:“句不新则诗朽,句徒新则诗亡,苟非有日新之学问,日新之识见,而惟务新其皮肤,反致面目青黄,此又与于陈腐之甚者。题中下一戏字,有无限防闲在。”【江南逢李龟年】《杜臆》卷九:“落花乃伤春时节,又得逢君,便是江南一好风景矣。言其歌之妙,能令愁者欢,闷者解,春之已去者复回也。此亦倒插法。”《杜诗说》卷一○:“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龙标、供奉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杜诗提要》卷一四:“此盛唐绝调也,字字风韵,不觉有凄凉之色,而国家之盛衰,人世之聚散,时地之迁流,悉寓于字里行间,一唱三叹,使人味之于意言之表,虽青莲、摩诘亦应俯首。”唐宋诗醇卷一八:“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己无多’,刘禹锡之婉情,‘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温庭筠之哀调。以彼方此,何其超妙,此千秋绝调也!”【小寒食舟中作】《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二○:“意虽索寞,语不寒俭。”杜诗详注卷二三:“上四寒食舟景,下四即景感怀。朱瀚曰:领联分承上二。时逢寒食,故春水盈江。老景萧条,故看花目。暗须于了无蹊径处,寻其草蛇灰线之妙。腹联兴起下二。戏蝶轻鸥,往来自在,而云山万里空望长安,所以对景而生愁也。首尾又暗相照应,与‘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参看。篇中‘看’字两见,亦无他字可代。”又引黄鲁直曰:“‘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此沈云卿诗也。云卿得意于此,故屡用之。老杜‘春水船如天上坐’,乃祖述佺期语,继之以‘老年花似雾中看’,盖触类而长之也。”又引林时对曰:“春水二句,非袭用前人句也。此用前人句,而以己意损益之也。”声调谱卷二:“凡拗律诗,无八句纯拗者,其中必有谐句。如上四拗,下四谐;上六拗,下二谐;或中间拗,前后谐。若不粘不谐,定是古诗。”


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十卷并自序。
十八日,刘传莹卒,年三十有一。
二十三日,陈宝琛生。
洪齮孙、周仪颢序汤用中撰《翼絅稗编》八卷。
拜上帝会会众在广西桂平拆毁神庙等。
端木埰始学为词。
邓显鹤作《后长沙秋感十首(有序)》。
一时一地,盖自己亥未去官以前至今,十余年情事略具于是矣。
十四,王颂蔚生。
二十九日,张佩纶生。
林昌彝至晋江访陈庆镛。
支机(敦复妻)序蒋敦复《芬陀利室词》。
张声玠(1803—1848)殁于保定,年四十六。
邗上蒙人自序狭邪小说《风月梦》。
二十九日,吴庆坻生。
宋翔凤《洞箫楼诗纪》二十四卷本年刊出。
丁晏刻《颐志斋丛书》成。
黄爵滋《仙屏书屋初集》文录十六卷刊出。
彭蕴章刊其文《归朴龛丛稿》十二卷。
知足不足斋刊出谢元淮撰《养默山房诗录续存》三卷。
顾氏义庄刊刻顾翰撰《宜雅堂诗录》六卷。
潘世恩撰成《思补斋笔记》八卷并自序。
杨庆琛撰《绛雪山房诗钞》二十卷刊出。
经纶堂刊出《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四十二回,不题撰人。
汪士铎四十七岁,撰《南北史补志表》及《通鉴地理考正》。
曾国藩辑《曾氏家训长编》等。
方东树《考槃集》诗止于是年。
董沛年二十,约自本年从姚燮受诗法。
张之洞始为诗,编为《天香阁十二龄草》。
王闿运与邓辅纶、邓绎兄弟及李寿蓉、龙汝霖等订交,诗名渐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