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德裕(787—850)卒于崖州贬所,年六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李德裕(787—850)卒于崖州贬所,年六十三。

公元849年 十二月
李德裕(787—850)卒于崖州贬所,年六十三。

著有《会昌一品集》二十卷,次柳氏旧闻一卷等。(见《旧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字文饶。初名缄,又名掌武,似弱冠改名德裕。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吉甫子。早岁盛有词藻,而不乐应举,以荫补校书郎,历幕职。穆宗即位擢升翰林学士,禁中书诏,大制作多诏德裕起草,与元稹李绅齐名,合称“三俊”。不久,受宰相李逢吉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复历义成西川诸镇,政绩卓著。文宗大和六年(832)以兵部尚书召入。次年,拜相,封赞皇县伯。武宗即位再度任相,秉钧会昌一朝前后六年。在武宗支持下,他内定叛镇,抑制权阉,整肃科举吏治;外御回鹘等侵凌,使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封卫国公,拜太尉宣宗大中初,受牛党打击,迭遭贬谪,先后贬为潮州司马崖州司户参军。大中三年十二月[按,为公元850年1月]卒于崖州任所。后人因有“李赞皇”、“李卫公”、“李太尉”、“李崖州”之称。时人于其功业、文学多所推崇。皮日休《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小序:“虎丘山有清远道士诗一首。……颜太师鲁公爱之不暇,遂刻于岩际,并有继作。李太尉卫公钦清远之高致,慕鲁公之素尚,又次而和之。颜之叙事也典,李之叙事也丽。并一时之寡和。”(见《松陵集》卷二)《旧唐书•李德裕传》:“德裕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群。好著书为文,奖善嫉恶,虽位极台辅,而读书不辍。……在长安私第,别构起草院。院有精思亭,每朝廷用兵,诏令制置,而独处亭中,凝然握管,左右侍者无能预焉……有文集二十卷。记述旧事,则有次柳氏旧闻《御臣要略》《代叛志》《献替录》行于世。初贬潮州,虽苍黄颠沛之中,犹留心著述,杂序数十篇,号曰《穷愁志》。”《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性孤峭,明辩有风采,善为文章。虽至大位,犹不去书。其谋议援古为质,衮衮可善。”云溪友议卷中《赞皇勋》:“或问赞皇公之秉钧衡也,毁誉如何?削祸乱之阶,辟孤寒之路;好奇而不奢,好学而不倦;勋业素高,瑕疵乃顾。是以结怨豪门,取尤群彦。后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汪遵亦有《题李太尉平泉庄》:“平泉花木好高眠,嵩少纵横满目前。惆怅人间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边。”(见全唐诗卷六〇二)德裕不仅以政治才能为人所钦佩,其文学才能亦足获誉当时后世,兼擅诸体诗文,尤以文章高。其论及文学创作的篇什亦不乏精辟独到之见,为后世所称引。其文以《会昌一品集》所收政治性应用文致力最深。他以宰辅之身亲自撰写的册命典诰奏议碑赞军机羽檄等,不特数量之大“为唐人文集所仅见”(陈鸿《全唐文纪事•体例》),且文笔高妙,独步一时。成就堪与汉唐政论文高手晁错陆贽相比肩。王世贞《弁州山人稿•读会昌一品集>》甚至以为李文“无论其文辞剀凿瑰丽而已,即揣摩悬断,曲中利害,虽晁、陆不及也”。其赋以《大孤山赋》为最,欧阳修赞曰:“赞皇文辞,甚可爱也。”(见《集古录跋尾》卷九)其诗以五言见长,古体、律绝兼具。诸诗随物赋形,平淡清雅,王士祯以为“别集忆平泉五言诸诗,较白乐天、刘梦得不啻过之”。(见池北偶谈卷一七)七律《谪岭南道中作》、七绝《登崖州城楼作》等,多为唐诗选本所录。晚清李岳瑞论其诗以为“古体出入陶、谢,律体颉颃文房、子厚”。(见《李卫公传》)德裕亦有词作。南宋许颉彦周诗话


庚申,征魏、齐、周、陈乐人,悉配太常。
癸亥,炀帝幸江都。
炀帝作《江都夏》诗,虞世基和之。
二十四日,彦琮(557—610)卒,年五十四。
牛弘(545—611)卒于江都,年六十七;许善心为作伤悼诗,刘斌和之。
炀帝纪上: “十二月己未,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牛弘卒。
高昌献《圣明乐》。
刘焯(544—610)卒,年六十七。
来济(610—662)生。
诸葛颍(535—611)从驾往涿郡,卒于道,年七十七。
作郎《诸葛颍集》十四卷。
真观(538—611)卒,年七十四。
百姓苦辽东之役,王薄等拥众起义,民间多有歌谣歌其事。
王劭(550?—611?)卒。
许善心免官,复征为守给事郎。
王绩应孝悌廉洁举,除秘书正字;以疾罢,授扬州六合县丞。
炀帝亲征辽东,赋诗纪之,王冑从征,亦有诗作。
虞绰从征辽东,作《大鸟铭》,以功授建节尉。
崔赜从征辽东,奉诏撰《东征记》。
庚辰,炀帝归至东都。
于仲文(545—612)卒,年六十八。
国内灾疫流行,炀帝荒淫如旧。
民间有童谣预言李密反隋之事。
炀帝渡辽,再征高丽。
杨玄感叛隋,兵逼东都。
杜正藏(?—613)卒。
杨玄感乱平。
王冑(558—613)卒,年五十六。
许善心摄左翊卫长史,与崔祖璇撰《灵异记》十卷,又续父志撰成《梁史》。
书》许善心传:“九年,摄左翊卫长史,从渡辽,授建节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