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珣,宇德润,其先为波斯国人,随僖宗入蜀,后居梓州,遂为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输入历史事件:

李珣,宇德润,其先为波斯国人,随僖宗入蜀,后居梓州,遂为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公元925年 十二月
李珣,宇德润,其先为波斯国人,随僖宗入蜀,后居梓州,遂为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珣于唐末曾屡为宾贡进士,未第。著有《南海药谱》《琼瑶集》等,有诗词传世。十国春秋卷四四有传,云:“李珣,字德润,梓州人,昭仪李舜弦之兄也。珣以小词为后主所赏。”花间集卷一〇录珣词,称“李秀才”,知曾为进士《鉴戒录》卷四“斥乱常”条:“宾贡李珣字德润,本蜀中土生波斯也。少小苦心,屡称宾贡。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尹校书鹗者,锦城烟月之士,与李生常为善友。遽因戏语嘲之,李生文章扫地而尽。”茅亭客话卷二“李四郎”条亦云:“李四郎,名珐,字廷仪,其先波斯国人,随僖宗入蜀,授率府率。兄珣,有诗名,预宾贡焉。”“宾贡”为宾贡进士之简称,指异域人而在中国应进士者。前蜀曾于乾德四年(922)二月开制举五科,后主亲试,见蜀梼杌卷上。按后主于后宫妃嫔极为纵容,珣妹为昭仪,若珣应举,当能擢取。后蜀于广政十三年(950)始置贡举,与珣生活年代不相符。则珣为宾贡,应为唐末时事。花间集称其“秀才”,知未登第。综上各条,可推知珣之祖先本波斯人,其父于僖宗时入蜀,居梓州,遂为梓州人。珣于唐末曾屡为宾贡进士而未登第。前蜀时久居成都,以小词为后主所赏,并与尹鹗为友。卒年未详。碧鸡漫志卷五:“李珣《琼瑶集》《凤台》一曲,注云‘俗谓之《喝驮子》’,不载宫调。”又云:“(《长命女》曲)伪蜀李珣《琼瑶集》亦有之。”知此集为词别集。同书又云珣有《后庭花》《何满子》《倒排甘州》诸曲,当皆见《琼瑶集》,今均不存。十国春秋本传亦云:“所著有《琼瑶集》若于卷。”今不存。全唐诗卷七六〇收


郑方坤《五代诗话例言》:诗盛于唐,而纵横变化于宋。
十国文物,首推南唐、西蜀。
黄滔之于闽,欧阳炯、牛峤之于蜀,陈陶之于南唐,皆籍甚一时,为诗人之眉目,琐事卮言,散见于稗官野乘者,不一而足。
宫闺之作,首推花蕊夫人。
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唐末如李建勋、杜荀鹤、吴融、韩偓、罗隐诸诗,皆与梁、后唐相及者,今皆列唐诗中。
由云龙《定庵诗话》:唐人重诗,至五代风气犹然。
丁仪《诗学渊源》:(和)凝宫词百首,不减王建,风华绮丽,后人殆难为继矣。
(李中)为诗略似元、白,辞旨蕴藉,文采内映,五代之际,得此殊不易矣。
沈辰垣《历代诗余》引《蓉城集》:(欧阳炯)曾为赵崇祚叙《花间集》。
“愁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语难工。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五代诗人所作乐府,每与词曲不分。
唐大臣共奏请昭宣帝逊位;诏宰相帅百官诣元帅府劝进,朝臣、藩镇上笺劝进者相继。
崔詹、陈淑、杨元同、梁震等二十人,登进士第。
崔詹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陈淑,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登第。
杨元同,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登第。
梁震,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登第。
知贡举:礼部侍郎于兢。
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唐亡。
甲子,皇帝即位。
朱温迫使唐昭宣帝李柷禅位,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并自改名为晃。
司空图年七十一,仍隐居中条山琯谷。
梁封钱镠为吴越王,以刘隐为大彭王;以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
静海军节度使(承)裕卒。
敕:“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号为拔解。
赵光逢以唐尚书左丞为押金宝副使,赴大梁参加受禅仪式。
罗衮,唐亡事梁。
可止四十八岁,居幽州。
卢汝弼为李克用河东节度副使。
归仁居洛阳灵泉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