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愚尝泛览前史,见有老而好学者,知其性之所乐也。

输入历史事件:

愚尝泛览前史,见有老而好学者,知其性之所乐也。

公元1036年 七月
愚尝泛览前史,见有老而好学者,知其性之所乐也。

今记忆其一二焉,因直书之。蜀向朗少时涉猎文学,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南齐沈麟士少好学,及长隐居,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手自抄写细书,时人以为养身静默之所致也。后魏高允少孤,夙成有奇度,好文学,年九十余,诲人不倦,手常执书,吟咏寻览。愚窃不揆,因而省己,自筮仕及致仕,越四纪;自未冠及大耋,越五纪;而闲居已久,年逾八旬。从昔至今,苟未有故,未始一日废观书、弄翰之学。绝无余好,性自然也。第寒迹孤进,禀赋愚直;猥以薄艺,幸会清世;策名委质,自结明主;绵历两制,逮事三朝;进退以礼,荣愿满足;揣循愧惕,久于尸素。无功以利国,无德以惠人。深思立言,庶几补过。今故旁求内外经典中事,并耳目思虑所及之事,非为属辞充笔苑会友资谈柄,直以积学岁深,晚节感悟,诸缘悉备,难得易失,浸加衰朽,不可虚过。切欲于古圣教法中,力行万分之一,觉利,及他亦如之。窃详东鲁之书文而雅,垂为格言,简淡隐微,不可以洞晓;西域之书质而备,充于大藏,重复浩博,不可以周知。故此五说,酌中而作。夫信士属意而有福、慧二业,慧业可以登妙道,此则别论。若欲勤修福业,结人天之胜缘,即此五说最为精当,事贵洞晓是也。释氏经典,其说甚明,惟许作正观,不许行邪道,敏识之士固当知之也。老马之识,犹可使导人以归路;老人之语,岂不能晓人以知方。敢告英妙,慎勿轻蔑。噫!栋宇宏壮,居之者当知经构之劳;品味丰洁,食之者当知烹造之劳。区区采述,其劳亦尔,流布心术,以代面谈,不在乎文,而在乎意,意之所至,斯可见也。(晁迥《昭德新编序》)


厉鹗移居东城。
初四日,马维翰卒,年四十八。
十四日,方昂(1740—1800)生。
厉鹗与王藻会于扬州。
黄叔琳丁母忧归里。
沈德潜序沈心诗。
厉鹗五客扬州,旋归。
望日,顾士荣序王应奎《柳南随笔》六卷。
二十九日,崔述(1740—1816)生。
常安《沈水三春集》十二卷成书。
朔日,郑燮序董伟业《扬州竹枝词》。
十八日,冯应榴(1740—1800)生。
卢见曾以前控案受惩,自扬州遣戍伊犁。
郑燮赴京,有《行路难》三首、《淮安舟中寄舍弟墨》等。
史承谦、史承豫、储国钧、汪溥、储秘书等集会南园,作阳羡古迹诗。
戴震随父客南丰,课学童于邵武,时年十八岁。
汪缙试为文,数百言立就,时年十六岁。
赵翼始课举业。
全祖望读《礼》之余,博考全氏掌故。
史调需次都门。
李集偕同学诸子为诗课于里中。
吴敬梓偕同志诸君祭祀泰伯等先贤。
张鹏翀官北京,编次所作诗为《张南华诗钞》,陆续得二十二卷。
袁景辂从沈德潜学。
陈祖范主安庆敬敷书院。
沈祖惠归里。
李继圣作《抱雄儿自状》。
查为仁编《沽上题襟集》八卷刊行。
沈祖禹《吴江沈氏诗录》十二卷刊行。
李绂《穆堂初稿》五十卷无恕轩刊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