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魏庆之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输入历史事件:

魏庆之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公元1268年 本年
魏庆之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中:“建安魏醇甫庆之,号菊庄,有《吟稿》行于世。所著诗人玉屑,编类精密,诸公多称之。壶山詹梦璧子苍与之同里。咸淳初年,詹侍铅山丞阙,馆寓吾乡秀邸,与余唱和,诗筒往来不辍,相得欢甚。丁卯春,自苕还建,余赋《沁园春》词送其行,及以诗寄菊庄云:‘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戊辰初春,壶山自宫次贻书及寄菊庄和篇来,其中一联云:‘今宵方对月,何日结忘年。’殊有意味。今转盼十五年矣,闻壶山、菊庄墓木皆已合抱,追思故交,为之怆然。”庆之“有才而不屑科第,唯种菊千丛,日与骚人佚士觞咏于其间。阁学游公受斋先生尝赋诗嘉之,有‘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之句”(黄昇《诗人玉屑序》)。所著《吟稿》已佚,全宋诗录其诗四首。又所著诗人玉屑二十卷,今存元刻本、明嘉靖六年洪都潜仙刻本、明钱塘胡文焕校刊本、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方回《诗人玉屑考》:“诗人玉屑二十卷,建安魏庆之醇甫所集也。淳祐四年甲辰,黄昇叔旸为序。……序谓《玉屑》《渔隐丛话》,不然也。《渔隐》编次有法,先书前贤诗话文集,然后间书己见,此为得体。他人及《玉屑》往往刊去前贤标题,若己所言者,下乃细注出处,使人读之,如无首然。又或每段立为品目,殊可憎厌。况又不能出《渔隐》度外。其前载诸贤诗评,不过增南渡以后诸公议论。……其诗体句法之类,与李淑、郭思无异。其后历叙《三百篇》、汉、魏以至南渡人别为异,即《渔隐》条例耳。”百川书志卷一八:“自有诗话以来,及近世评论,博观约取,科别其条。凡升高自下之方,由粗入精之要,靡不登载。诗人句法,品藻详陈。诗话大成,莫高此《玉屑》也。”四库提要卷一九五:“诗人玉屑二十卷。……宋人喜为诗话,裒集成编者至多,传于今者唯阮阅诗话总龟蔡正孙诗林广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庆之是编卷帙为富。然《总龟》芜杂,《广记》挂漏,均不及胡、魏两家之书。仔书作于高宗时,所录北宋人语为多,庆之书作于度宗时,所录南宋人语较备,二书相辅,宋人论诗之概亦略具矣。庆之书以格法分类,与仔书体例稍殊。其兼采齐己风骚旨格伪本,诡立句律之名,颇失简择。又如禁体之中载《蒲鞋》诗之类,亦殊猥陋。论韩愈《精卫衔石填海》‘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二句为胜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之类,是非亦未平允。然采摭既繁,菁华斯寓。钟嵘所谓‘披沙简金,往往见宝’者,亦庶几焉,固论诗者所必资也。”


辽册李秉常为夏国王。
苏轼于十月二十六日作《四菩萨阁记》。
苏轼再娶。
苏轼自居丧至离眉山前及嘉祐间居丧期间,经常往来于青神瑞草桥。
十月以后,曾巩作有《瀛州兴造记》、《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戚元鲁墓志铭》、《沈氏夫人墓志铭》。
宋赐夏国主秉常诏,岁赐依旧例。
夏遣使贡于辽。
曾巩于十二月十七日作《张文叔文集序》。
苏轼与苏辙携家入京。
前建昌军司理参军德安王韶,诣阙上《平戎策》三篇。
河北(包括辽境)地大震,有半年不止者。
杨绘奉诏修《起居注》,知谏院。
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权知审官院兼史官修撰。
王珪擢升为集贤殿大学士。
周敦颐因赵抃和吕公著之推荐,为广东转运判官。
吕公著言张载有古学,张载遂得召见,以为崇文院校书。
程颢因吕公著之推荐,为太子中允。
祖无择知通进银台使。
欧阳修转兵部尚书改知青州、充京东东路安抚使。
孔文仲以制举荐对策,力论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为非,遂罢官。
欧阳修作于本年的诗歌名篇有:《忆焦陂》,作于汝阴;《升天桧》,作于亳州;《表海亭》,作于青州;《射生户》,作于青州。
王安石本年尚有诗《禁直》、《禁中春寒》、《学士院燕侍郎画屏》、《题西太乙宫壁二首》、《怀钟山》、《寄茶叶与和甫》、《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和惠思闻蝉》、《送吴龙图知江宁》、《藏春坞诗献习十四丈学士》等,以及文《乞免修实录札子》、《论孙觉令吏人写章疏札子》等。
曾巩与陈师道交往。
黄庭坚任叶县(今属河南)尉.此后在叶三年,诗歌创作丰富。
秦观二十岁.在高邮读书。
晁补之从父宦游杭州。
张耒十五岁,是年游关西。
张耒《再和马图》诗七言十六韵.首联为:“我年十五游关西.当时惟拣恶马骑。
贺铸十七岁,始离卫州游京师。
周邦彦十一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