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徐琰拜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

输入历史事件:

徐琰拜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

公元1292年 本年
徐琰拜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

徐琰《文正公祠记》:“至元壬辰,予奉命廉访浙西,莅吴中,是为文正范公之乡。……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廿日,中奉大夫、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徐琰撰。”(《吴都文粹续集》卷十四)又黄溍《西湖书院田记》云:“至元二十有八年,故翰林学士承旨徐文贞公持部使者节,莅治于杭,始崇饰其礼殿,而奉西湖上所祠三贤于殿之西偏。”(文献集卷七上)则徐琰除浙西道肃政廉访使,或在上年,以本年到任。治所初在吴中。其时阎复亦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阎复《平江府报恩万岁贤首教寺碑》:“至元壬辰,予客吴郡。正月望日,游报恩寺,南轩薰公大师迎憩丈室,导予登塔,周览殿庐。师体貌魁梧,俨若梵僧,问年,则与予同庚甲。他日肩舆来访,持报恩兴替之迹求为寺碑,予辞以未暇。居数月,触热复来,申命典记。往返再三,辞不获命,遂书其事,俾刻诸石。……通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南西道肃政廉访使阎复撰并书,中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新除江南西道肃政廉访使徐琰题盖。至元二十九年八月望日,住持传华严教观慈应大师处薰建。”(《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十九)司置二使,见方回《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题名记》,其文云:“至元二十八年春更化夏,诸道提刑按察司更名曰肃政廉访司。……司置使二人,副二人,佥事四人,以分司一员,监临各路。三十年春正月,中奉大夫大使东平徐公,尝任中司参大政,自吴门移治于杭,以总各路分司之政,书司官姓名于石。后之览者,将因名以求其实云。”(《桐江续集》卷三十五)南村辍耕录卷六“廉使长厚”条:“徐文献公为浙西廉使时,治所尚在平江,有旨迁置于杭,岁云莫矣,择日启行。一书吏者,掌照制支郡诸司案牍,官吏合受稽违罪责。已皆取状,至是引决。公谓曰:‘正旦在迩,此曹乃职官俸吏,礼宜陪位,望阙致贺。受刑而从事,无耻也,否则为不敬,盍别议之。’吏以白于幙官,因进曰:‘相公长厚之道固如此,然将若之何?’公曰:‘奚难,立案候明年分司施行可也。’庭下欢声如雷。此亦厚风化之一端,故记之。”又“私第延宾”条:“公既迁司至杭,一日,有本路总管与一万户谒公私第,公以宾礼延之上坐。适书吏从外来,见而趋避。伺其退,入见曰:‘总管万户,皆属官耳,得无礼貌之过与?’公曰:‘在公府,则有尊卑之辨,若私宅,须明主客之分。我辈能廉介,则百司自然知惧,何待恃威势以骄凌之然后为尊严乎?’吏赧甚。”南村辍耕录卷十八“廉察”条:“徐文献公任西浙廉访使日,遇有诉讼者,必历问其郡邑官吏臧否,分为三等,载诸籍。第一等,纯臧者;第二等,臧否相半者;第三等,极否者。又用覆察相同,候分司按巡时,遂以畀之。曰第一等,褒举之;第二等,勿问;第三等,惩戒之使改过可也,慎勿罢其职役。分司遵奉,一道肃清。”徐琰,字子方,号容斋,一号养斋,又号汶叟,东平人。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试校其文,预选者四人,阎复为首,徐琰、李谦、孟祺次之,世号四杰。翰林承旨王磐荐其才。至元中,迁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六年,拜通议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建台扬州,日与苟宗道、程钜夫胡长孺等唱和,极一时之盛。再迁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召拜翰林学士承旨。大德五年卒,谥文献(一作文贞)。琰以文学重望,尝与侯克中姚燧王恽等游,东南人士翕然归之。著有《爱兰轩诗集》,已佚。全元散曲录其小令12首,套数1套。


同知枢密院吕公著罢知定州。
苏辙作诗《雨后游大愚》。
宋进攻夏国,本年有重大进展。
董钺(义夫、毅夫)去,苏轼作词《哨遍》(为米折腰)为赠,并书,抒发思归之意。
王安石作诗《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
《两朝正史》书成。
辽道宗欲立皇孙延禧为嗣,恐无以释众人之疑,乃出驸马都尉萧酬斡(娶越国公主)为国舅详稳,降皇后为惠妃。
夏,重建武昌西山九曲亭。
苏辙作《武昌九曲亭记》。
苏轼作《鱼蛮子》诗。
宋夏之间发生永乐之战。
宋决大吴埽堤,以泄黄河之洪水。
苏轼作《前赤壁赋》。
苏轼于赤壁怀古,赋《念奴娇》(大江东去)。
黄河决于郑州原武埽,夺河水四分以上,溢入延津(旧作利津)、阳武沟、刁马河,归入梁山泊。
贺铸(方回)作诗《登黄楼有怀苏眉山》,怀念苏轼。
苏辙与客夜饮披仙亭,作诗《披仙亭晚饮》。
曹焕自浮光(光州)来,夏秋之间过黄州,苏轼作两首绝句送之。
秦观作《圆逋禅师行状》,圆通怀贤,达观颖禅师之法嗣也。
永乐城陷。
变法以来成果多,宋朝财政颇丰盈。
辽道宗命耶律化哥辅导梁王延禧(即后来的天祚帝)。
苏轼作《后赤壁赋》。
苏轼过生日,文人聚赤壁。
是岁,高丽王徽死,子勋嗣。
宋官制成。
富弼与洛阳耆德会。
兹综述苏轼出处。
黄庭坚本年所作文,较著名的有《胡宗元诗集序》。
黄庭坚作山乡纪行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