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冯子振作《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冯子振作《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公元1302年 本年
冯子振《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按,冯子振之生年,据所作《居庸赋》,赋云:“吾生四十六年矣。面加皱,鬓加白,脐始噬,腕始扼,肤焦然而欲槁,筋倦矣而犹客。始忆吾前者十三年之慞狂懵惑,如醉者之乘车,幸而不堕于一落千丈之不可测也。且自居庸之北,而之乎上京也。”后有子振自跋云:“大德壬寅,予至自上京,与客谈居庸之胜绝,疲于应答,遂作此赋。今十六年矣,支离老倦,无复脚色,呵冻为吾静春书之。海粟道人冯子振。”(《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七)又泰定四年(1327)冯子振《书赠朱君璧诗卷》,自言“时年七十一”。据此,知其生年为宋宝祐五年(1257)。又,清光绪间刊本《山田冯氏续修族谱》,记冯子振生于宋宝祐元年(1253),卒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九十六。]冯子振《鹦鹉曲自序》:“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一)冯子振,号海粟(一作字海粟),又号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州人。曾官集贤待制,著有《海粟集》,已佚。元诗选三集丙集选其诗73首,今存散曲小令共44首。凌云翰《和梅诗序》:“余幼时闻先辈言海粟冯子振作文最为汗漫,一日袖咏梅长句凡百首谒中峰本公,寻和之,冯大惊异。及详观二作,则知冯以正胜,本以奇胜,皆非末学所能至也。”(柘轩集卷四)宋濂《题冯子振居庸赋后》:“海粟冯公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馀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遗墨之出,争以重货购之。或刻之乐石,或藏诸名山,往往有之,则为人之宝爱可知矣。”(《文宪集》卷十三)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攸州冯子振,其豪俊与〔陈〕孚略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虽事料酉农郁,美如簇锦,律之法度,未免乖剌,人亦以此少之。”张宁《张抚军画卷跋》:“武略将军张公廷鸾,以家藏画卷索题。……元人冯海粟所题词翰,亦跌荡放纵,意与象合。古人谓诗为有声画,又画家多用草书笔法,观此卷,信乎能相通也。”(《方洲集》卷二十)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梅为诗一赋百绝,自冯海粟始;一赋百律,自僧中峰始。近学诗君子皆追和之,其思健矣。……夫冯海粟诸人,是以己之辞模写梅之态度;君特借梅之梗概发泄己之情怀,所指异矣。”(翠渠摘稿卷二)《恬致堂诗话》卷二:“元冯海粟作《梅花》百绝,调卑意庸,未足称奇。幻住老衲遽作长律一韵百首以敌之,往往有意外之句,其于风雅虽非本色,然光怪超忽,譬靺鞨帝青,实世间异宝也。”四库提要卷一八八:“《梅花百咏》一卷,元冯子振释明本倡和诗也。……《宋史•艺文志》载李祺《梅花百咏》一卷,久佚弗传。又端平中有张道者,作梅诗三百馀首,今惟《瀛奎律髓》仅存数首。子振才思奔放,一题衍至百篇,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明本所和,亦颇雕镂尽致,足以壁垒相当。”


丁潭作《上书求为琅邪王裒行终丧礼》,贺循作《丁潭为琅邪王裒终丧议》。
置史官,立太学。
刘琨任太尉。
戊戌,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干宝约在本年始撰《搜神记》。
葛洪撰写《抱朴子》。
张亢拜散骑侍郎。
孔衍补中书郎。
孙盛博学,善言名理。
庾阐为晋王司马睿所辟,未行。
梅赜上古文尚书。
丙辰,晋王司马睿作《答群臣上尊号令》,即皇帝位。
王导进骠骑大将军,作《请建立国史疏》《议复肉刑》《与贺循书论虞庙》《又与贺循书问即位告庙》《上疏论谥法》。
干宝始领国史。
庚午,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向杜夷执经问艺,以孔衍为太子中庶子。
戊寅,晋元帝司马睿作《禁招魂葬诏》。
孔愉作《奏日蚀伐鼓非旧典》,晋元帝司马睿作《诏报孔愉》。
癸丑,刘琨为段匹䃅所害,作《重赠卢谌诗》。
卢谌作《答刘琨诗》《太尉刘公诔》。
温峤作《理刘司空表》《请召刘群等表》,除散骑侍郎。
甲申,荀崧为尚书左仆射,作《上疏请增置博士》。
贺循作《上言诸经宜分置博士》约在此时不久。
乙卯,晋元帝司马睿作《灾异见诏百官陈得失》。
王敦由江州牧转荆州牧,作《辞荆州牧疏》。
癸巳,晋元帝司马睿作《诏访吴地先贤未旌录者》。
熊远转御史中丞,作《因灾异上疏》《广昌乡君丧宜废冬至小会表》。
晋元帝司马睿作《趍徐扬二州种麦诏》《报周页诏》《下晋陵内史张闿诏》《诸葛恢增秩诏》《平籴诏》《加荀组录尚书诏》。
王廙作《中兴赋》《奏中兴赋上疏》,征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
应詹拜后军将军,作《上疏陈便宜》。
熊甫作《别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