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虞集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

输入历史事件:

虞集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

公元1302年 本年
虞集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

欧阳玄《元故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大德六年,用大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平阳王文宪公尹京,待以客礼。”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邵庵,学者称邵庵先生,又自称青城山樵。其先居蜀,宋亡,徙家江西临川崇仁。大德六年,用大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十一年,擢国子助教丁内艰。至大二年服阕,以旧官复用。四年,转将仕郎、国子博士。延祐元年,改从仕郎太常博士。四年,迁承事郎、集贤修撰,考大都乡试。五年,被旨召集贤直学士吴澄于家,寻除翰林待制儒林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丁外艰,服阕,以旧官召还。泰定元年,考试礼部,升承德郎、国子司业。三年,进奉训大夫、秘书少监。四年,再考试礼部,拜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俄以前职兼经筵官,进阶奉政大夫。明年,又兼国子祭酒。天历三年,特授中顺大夫。未几,拜奎章阁侍书学士,升亚大夫,仍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国子祭酒。两月,进阶中奉大夫。至顺元年御试,选读卷官,被旨修《皇朝经世大典》,为总裁官。三年,拜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顺帝即位,召赴上都。秋,以病谒告归田里。元统二年,召还朝,使者至郡,疾作不能行而归。至正八年病卒,年七十七。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封仁寿郡公,谥文靖。著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元诗选初集丁集选其诗383首。生平据欧阳玄《元故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圭斋文集》卷九)、赵汸《邵庵先生虞公行状》(东山存稿卷六)、元史卷一八一本传。


苏颋自益州归朝,赋诗感怀。
司马承祯请还天台山,玄宗赋诗以遗之。
幸晋阳,因还长安。
崔日用(673—722)卒,年五十。
张说作郭震行状。
吕向入翰林,作《美人赋》讽玄宗遣使采择美女,擢左拾遗;其后续有讽谏之作。
李泌(722—789)生。
鲍防(722—790)生。
玄宗自东都北巡潞州、并州,置北都;张说等扈从,君臣一路唱和赋诗甚多。
辰,幸并州、潞州,宴父老……别改其旧宅为飞龙宫。
玄宗北巡过上党时,诏吴道子等作《金桥图》。
王昌龄在并州,赋诗颂玄宗北巡。
玄宗自并州南归,出汾州雀鼠谷,与张说等赋诗唱和。
舜歌’之句,未有及之者。
壬子,祭后土于汾阴,苏颋等作《祭汾阴乐章》。
癸亥,张说兼中书令。
庚午,玄宗还至长安,自汾阴还京途中经蒲津,赋诗,张说等奉和。
崔颢进士及第,试《黄龙颂》。
储光羲、丁仙芝应举不第,同入太学。
张说正除中书令。
张说为丽正院修书使,论文儒典籍有益于国。
王晙赴边巡军,玄宗、张说等赋诗饯之。
崔泰之(667—723)卒,年五十七。
苏颋再赴蜀,复任益州长史。
王泠然作《论荐书》。
王维在济州,赋诗赠祖咏。
玄宗幸凤泉汤,赋诗,张说应制奉和。
张说手题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于政事堂,令为楷式。
张说等丽正学士献诗.玄宗各作赞以褒美。
李邕在海州刺史任,作《六公咏》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