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鲜于枢卒,年五十七。

输入历史事件:

鲜于枢卒,年五十七。

公元1302年 本年
鲜于枢卒,年五十七。

戴良《跋鲜于伯几所制刘遗安寿词后》:“按此词作于辛丑之岁,阅明年而渔阳没,又十年而使君亦薨。”(《九灵山房集》卷七)吴讷《袁静春杂诗跋》:“吾郡通甫袁先生,元大德五年辛丑,自石洞书院谢事游杭,因书五言唐律十三首,奉渔阳鲜于公伯机。伯机时为浙东帅府都曹,吟诗作字,奇态横出,一时南士多慕与之游,故通甫亦以诗求正。越明年壬寅,伯机北还,得官太常典簿以殁。又四年丙午,通甫亦捐世矣。”研北杂志卷下:“鲜于枢,字伯机,渔阳人也。少为郡吏,后以材选为行御史大夫掾。意气鲜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欲弃去。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鼎彝陈诸几席,搜抉断文废款,若明日急有所须而为之者。客至,则相对指说吟讽,或命觞径醉,醉极作放歌颠草,人争持去以为荣。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支离叟。中岁益自刻苦读书,故自号困学。伯机美须髯,望之甚伟。卒年五十七,终征仕郎、太常典簿。赵子昂为诗哭之,观其诗,可以见伯机之为人矣。”张伯淳《挽鲜于伯几二首》其一:“福星推乃祖,济美旧家声。浙水分乡社,湖山合墓茔。词华推哲匠,幙府负平生。犹想池亭上,高谈四座倾。”其二:“廿载论文稔,间中屡盍簪。北来凝望眼,西去报归音。诗好空遗墨,人亡不问琴。幽明从此隔,庭树看成阴。”(《养蒙文集》卷八)柳贯《跋陈庆甫所藏鲜于伯几书自作饮酒诗》:“鲜于公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此《饮酒》诸诗,尤旷迈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予亦尚窃识其一二。”(《待制集》卷十八)吴师道《鲜于伯机自书乐府遗墨》:“乐府亦其所自作,前二首道退居之趣,恬淡闲雅,有稼轩、遗山风。后无题一首,规模《香奁》《花间》,艳丽而媟,非庄士所欲闻。然古今词人极意以为工者,往往若是,岂惟伯机父哉?”(《礼部集》卷十七)苏天爵《题鲜于枢诗帖》:“公生燕、赵,官吴、越,而词翰有晋、唐风。”书史会要卷七:“鲜于枢,字伯几,号困学民,渔阳人。官至太常典簿,而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善行草,赵文敏极推重之。评者以谓太常早年尝作吏,故所书未能脱去旧习,不免间有俗气。曾见手编《草韵》,下用小楷,音释类钟元常,尤不可得也。”吴礼部诗话:“鲜于伯几初至婺,题诗于屏云:‘廨舍如僧舍,官曹似马曹。头巾终日岸,手板或时操。’佳句也。”四库提要卷一二二:“困学斋杂录一卷,元鲜于枢撰。……是书所纪,当时诗话杂事为多。原本不著名氏,故嘉靖中袁袠跋称撰人未详。曹溶收入《学海类编》,以鲜于枢自号困学民,题所居曰困学斋,遂以此书为枢撰。今考其书,虽随笔劄录,草草不甚经意,而笔墨之间,具有雅人深致,非俗士所能伪托。且元初诸人,亦别无称困学斋者,溶定为枢作,似乎可信。末有厉鹗跋,谓卷中金源人诗,可补刘祁归潜志阙。存之亦可以资采录也。开卷引李平、许褚二事,但录旧文,无所论断,莫详其意。卷中赵复初二诗,前后两见,字句亦有异同。殆亦偶然杂录,未经编定之本。后人因其墨迹,缮录成书,如苏轼《志林》仇池笔记之类欤?”


游,怀玉有诗纪之。
胡敬始主讲金台书院。
初十日,邓廷桢赴延安知府任。
十五日,黄丕烈访段玉裁于枝园。
十二日,诏令再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童槐赴陕西主讲关中书院。
黄丕烈访段玉裁。
二十一日,尹耕云(18 1 5—1 877)生。
二十五日,祁韵士卒,年六十五。
姚莹自里往浙省姚鼐于钟山书院。
初三日,定满人命名规。
初八日,左辅升授广东雷琼兵备道。
初八日,翁方纲《石洲诗话》八卷刊成。
公元1815年。
诗话》一书,引证该博,又无随园佻纤之失,信从者多。
黄钺奉命检校《密殿珠林》、《石渠宝笈》书画。
二十一日,阮享招焦循会伊秉绶于京师雷塘之阮公楼。
十九日。
王引之作《汪容甫先生行状》。
恽敬由南昌至广州。
黄钺刻《壹斋集》二十七卷成。
杜塄放顺天学政。
十五日,梁同书卒,年九十三。
二十日。
公元1815年。
矩也;其词句之美,譬则巧也。
长洲宋扬光刻《大云山房文稿二集》于广州西湖街。
初八日,段玉裁卒,年八十一。
十一日,伊秉绶卒,年六十二。
十三日,姚鼐卒,年八十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