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日,袁裒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日,袁裒卒。

公元1320年 六月
二十日,袁裒卒。

袁桷《海盐州儒学教授袁府君墓表》:“正肃次子讳徯,通判潭州,是生君讳裒,字德平,以安定长授海盐儒学教授,未拜,延祐七年六月二十日卒,年六十有一。……至治二年岁次壬戌,族侄具官桷表。”(《清容居士集》卷三十)袁裒(1260—1320),字德平鄞县人。大德间,为庆元路儒学录,升安定书院山长。延祐七年,授海盐儒学教授,未拜而卒。著有《卧雪斋文集》,已佚。元诗选初集丙集于袁桷后附选其诗5首。马祖常《卧雪斋文集序》:“袁君德平之文,可谓美矣。优柔而不华,典则而不质,可以施之宗庙、告之朝廷,而今已死无及也。其子杲,游于国学。以余尝从其兄伯长甫官史馆,而伯长甫又好余甚者也,请重序其父之文焉。噫,德平之文,世虽无知者,抑何伤乎?子杲兹行,又橐而归于越山之下。一日,太史占候,言南方有光气上达于天者,其必德平之文在其下也夫。”(《石田文集》卷九)苏天爵《书袁德平文稿后》:“国子伴读四明袁杲,手其先君子文一编示天爵曰:‘吾先正献公学于金溪陆先生,至正肃公益修其学,俱有家集传焉,盖非专以文名于世者也。先君子生于宋季,皇有江南,教授州郡,志之所存,著于斯文而已。’天爵闻其言而感焉。呜呼,儒者之学大矣,岂缀文之士所能尽乎?自圣贤之学不传,而六经之训日泯。宋在汴时,周、程诸公倡明道学,学者始克知所本矣。及迁国江左,一时大儒各以其学兴起于世,其徒从而应之者,考索之精,问辨之博,固有所未及也。而金溪先生独超然所见,发明其要,欲直造于高明,得其心之本真。正献袁公、慈湖杨公,亲授其业者也。故正献之言曰:‘学贵自得。论语一书,多六经所未言。孟子一书,多论语所未发。圣贤岂求异于人哉,得于心,发于言,不自知其然尔。’正肃得其先训以达于陆氏。杲之先君子则正献曾孙,正肃公之孙也,其于家学,盖亲有所闻焉。”(滋溪文稿卷二十八)元诗选初集丙集:“裒字德平,与伯长为族兄弟。善书法,隐居沙家山。常作《求志赋》以叙次先世遗业。诗多失传,并附联句诸作。”


周孚(1135—1177)卒,年四十三。
方信孺(1177—1 222)生。
李纯甫(1177—1223)生。
七日,范成大以权礼部尚书知贡举。
侍御史谢廓然乞戒有司,毋以程颐、王安石之说取士。
陈亮更名同,至临安,接连三次上书孝宗皇帝,力陈恢复大计。
陆游作《天彭牡丹谱》。
史浩为右相兼枢密使;王淮知枢密院事;赵雄为参知政事。
三日上巳,范成大与沈揆、赵磻老、韩元吉等游西湖,并题名。
辛弃疾被召为大理少卿。
暮春,陆游离蜀东归。
二日,范成大自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迁中大夫除参知政事。
七日,赐礼部进士姚颖以下四百一十七人及第、出身。
是月,陆游在东归途中。
月初,陆游舟抵归州。
六日,林光朝(1114—1178)卒,年六十五。
光朝之卒,陈俊卿、林亦之皆有祭文。
范成大罢参知政事,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陆游东归至鄂州,登南楼赋诗云:“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
朱熹以右相史浩荐,差知南康军。
陆游抵临安,召对,除提举福建常平茶事。
孝宗遣使抚问范成大。
赐岳飞谥武穆。
辛弃疾出为湖北转运副使。
范成大访毗陵,与杨万里晤面,时万里为毗陵守。
冬至日,范成大赋诗《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杨万里有《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陆游赴福建任,途经干溪、枫桥、双桥、牌头、奴寨、绣川驿、湖头寺、衢州、仙霞岭、鱼梁驿、梦藤驿诸处,皆有吟咏。
尤袤知台州,放罢。
张鎡直秘阁通判婺州。
袁去华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