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钱惟善以《罗刹江赋》领浙省乡荐,明年上春官不第。

输入历史事件:

钱惟善以《罗刹江赋》领浙省乡荐,明年上春官不第。

公元1341年 八月
钱惟善《罗刹江赋》领浙省乡荐,明年上春官不第。

宋褧作《送钱思复下第还杭州分得秋字》燕石集卷七),吴师道《送钱师(思)复下第归杭分得屈字》《礼部集》卷三)。钱惟善,字思复,号曲江居士,又号心白道人钱塘人。至正元年,中乡试,历官永嘉书院山长、江浙儒学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隐吴江,后徙居华亭。卒于洪武十二年后。著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元诗选初集辛集选其诗70首。都穆南濠诗话:“元钱思复惟善尝赴江浙省乡试,时出《浙江潮赋》,三千人中皆不知钱塘江为曲江,思复独用之。盖出枚乘《七发》。考官得其卷,大喜,置于前列。思复归,乃构曲江草堂,暮年自称曰曲江老人。”《西湖游览志馀》卷十二:“钱思复惟善,钱唐人,博学能文章,以《浙潮赋》起名。其首句云:‘维罗刹之巨江兮,实发源于太末。’试官嘉之,遂中选。盖其时满场无知罗刹为浙江者。后作《西湖竹枝词》十首,有云‘阿姊住近段家桥’。瞿元范戏之云:‘此段家桥创见,却与罗刹江不同也。’瞿宗吉尝尽和之,云:‘昨夜相逢第一桥,自将罗带系郎腰。愿郎得似长江水,日日如期两度潮。’又云:‘里湖外湖波渺茫,两岸人家多种桑。采桑不怕雾露湿,惟愿朝朝逢着郎。’大为思复奖许。张氏据吴,遂不仕。退居吴江筒川,与杨廉夫倡和,有句云:‘笠泽水寒鱼尾赤,洞庭霜落树头红。’又云:‘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盖感时事也。”南村辍耕录卷五:“武林钱思复先生惟善尝言,年十六七时,以诗见息斋李公于州桥寓居。既拜公,公答拜,命坐,辞之再。公曰:‘仲尼之席,童子隅坐。’因不敢辞。”


二十五,志锐生。
二十五,赐孙如仅等二百二十二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林昌彝进呈所著《三礼通释》二百八十卷。
武二府未久即离任。
李慈铭在越中作长调二十余解。
黄爵滋(793—1853)卒于京师,年六十一。
十五日,张謇生于海门。
二十七日庚子(8月1日),《遐迩贯珍》时事月刊在香港刊行。
五日,上海小刀会起事。
十八日,魏正庸自序《绣云阁》。
陈三立生。
沈道宽(1772—1853)卒于江苏泰州,年八十二。
帮办江北军务刑部侍郎雷以諴首在扬州之仙女庙等镇行厘捐助饷。
李联琇简放福建学政。
二十六日丁卯(12月26日)清军收复扬州。
汪士铎逃离金陵。
初十日,严复生于闽县。
十五日乙酉(1854年1月13日)太平天国开科取士。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自此与清廷对峙十一年。
郑珍编《播雅》二十四卷刻成。
方宗诚、戴钧衡选《桐城文录》七十卷。
戴钧衡三刻其集。
王庆勋撰《治安堂集》十九卷自本年至咸丰五年刊刻。
叶名澧撰《敦夙好斋诗初编》刊刻于京师。
刘存仁撰《屺云楼集》三十六卷自本年至光绪四年刊刻。
孙瀜辑刊《同人词选》。
《荡寇志》初刊于苏州。
厦门出版《天路历程》,译者署“宾”。
谭献始学填词。
自辛亥至本年,张祥河在陕西巡抚任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