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乔吉卒。

输入历史事件:

乔吉卒。

公元1345年 二月
乔吉卒。

唐珪璋全金元词小传以其寿年为六十六。乔吉(约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一作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原籍山西太原,流寓杭州。美容仪,能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宫前,有《题西湖梧叶儿》百篇,名公为之序。汗漫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至正五年二月,病卒于家。有《天风》《环佩》《抚掌》三集。所作杂剧凡11种,今存《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唐明皇御断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3种;《怨风月娇云认玉钗》《燕乐毅黄金台》《死生交托妻寄子》《马光祖勘风尘》《荆公遣妾》《节妇碑》《九龙庙》《贤孝妇》等8种均已佚。散曲见于《太平乐府》《乐府群玉》等集中,李开先辑录其小令一卷,全元散曲录其小令209首、套数11套。钟嗣成〔双调〕《凌波仙•吊乔梦符》:“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嬴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南村辍耕录卷八:“乔孟符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此所谓乐府,乃今乐府,如《折桂令》《水仙子》之类。”贾仲明〔双调〕《凌波仙•吊乔梦符》:“《天风》《环珮》玉敲金,《抚掌》文集花应锦,太平歌吹珠璻渗。《金钱记》《扬州梦》,振士林。《荆公遣妾》意特深。《认玉钗》,珊瑚沁,《黄金台》,翡翠林。《两世姻缘》,赏奇协音。”李开先《乔梦符小令序》:“元以词名代,而乔梦符其翘楚也。梦符名吉,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以词擅场于至正间,然以字行,无问远近,识不识,皆知有太原乔梦符云。梦符不但长于小令,而八杂剧、数十散套,可高出一世。予特取其小令刻之,与小山为偶。元之张、乔,其犹唐之李、杜乎?”词谑词套三十四:“《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是亦有名目词也,已刻扬州故地。出自梦符手笔,四折皆妙。今取首折。”又三十七:“梦符《扬州梦》,四出皆当刻,实则以次序分优劣。今再及第二,其三、四割爱舍之。”《雨村曲话》卷上:“乔梦符《金钱记》:‘王孙乘骏马,金鞭拂柳花。游人问酒家,青旗插杏花。’四句用隔句对法,句句用韵,却不伤气。又:‘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亦炼。”词坛丛话:“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乔梦符效之,作《天净沙》词云:‘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叠字又增其半,然不若易安之自然。盖古人杰出之作,后人学之,鲜有能并美者。”白雨斋词话卷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易安隽句也(并非高调)。‘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四字尤不堪),停停当当人人。’乔梦符效之,丑态百出矣。然如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叠至四五十字,而运以变化,不见痕迹。长袖善舞,谁谓今人不逮古人。”


十三日,钱九韶(1732—1796)生。
文昭卒,年五十三。
乡试。
全祖望举顺天乡试,为曹一士、李绂等所赏。
郑燮游杭州。
厉鹗客扬州,岁末归。
李果自序《咏归亭诗钞》。
杭世骏自序《榕城诗话》。
纪逵宜官国子监助教,时年六十一岁。
李重华落职,仍留京师。
游绍安出守南安。
袁枚与朱端士结忘年交。
李中简与戈涛为昆弟交。
黄子云移家灵岩山,筑长吟阁。
厉鹗移居南湖,遂自号南湖花隐。
方苞作《与鄂、张两相国论制驭西边书》。
盛谟、盛镜、盛乐《豫宁三盛诗》三卷刊行。
崔应阶《拙圃诗草初集》一卷刊行。
鲁九皋(1732—1794)生。
朱休度(1732—1812)生。
徐爔(1732—1807)生。
王鸣韶(1732—1788)生。
王元文(1732—1788)生。
戚蓼生(1732?—1792)约本年生。
陈讦卒,年八十三。
万承勋约卒于本年前后,年六十余。
初一日,李塨卒,年七十五。
初七日,罗聘(1733—1799)生。
初八日,蔡世远卒,年五十二。
十七日,沈元沧卒,年六十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