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苏天爵卒,年五十九。

输入历史事件:

苏天爵卒,年五十九。

公元1352年 本年
苏天爵卒,年五十九。

元史卷一八三苏天爵传:“十二年,妖寇自淮右蔓延及江东,诏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总兵于饶、信,所克复者,一路六县。其方略之密,节制之严,虽老帅宿将不能过之。然以忧深病积,遂卒于军中。年五十九。”王袆《上苏大参书》:“求之方今,以宏材硕学膺一代文献之任者,执事而已。自祎袆幼时读《国朝文类》,即有以知执事之志之所存。何者?《文类》之书,非徒文也,人物之言行功业,制度之本末后先,皆于是乎载。以及执事他所为文,莫不皆然。故知执事之文,志于纪事者也。言足以综难遗之迹,迹足以备难明之状,状足以发难显之情,情足以著难隐之理者也。其言简而该,精而核,深而易,通直而不肆,典实平易而无浮华,艰险而又具大体,纯正而明备者也。故论者谓国朝之文,惟柳城姚公、清河元公、蜀郡虞公、金华黄公以及执事,皆自成其家,而祎(袆)窃谓执事之于纪事实过之。是则执事之文,固海内学者士大夫所取法,况祎(袆)之有志于斯,汲汲焉早夜疚心,欲求教于文献之所在者。”(《王忠文集》卷十六)元史卷一八三本传:“其为文,长于序事,平易温厚,成一家言,而诗尤得古法,有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于是中原前辈,凋谢殆尽,天爵独身任一代文献之寄,讨论讲辩,虽老不倦。”元诗选二集庚集:“伯修多知辽、金故事。为文长于序事,而诗尤得古法。新安赵汸称其明洁而粹温,谨严而敷畅,若珠璧之为辉,菽粟之为味。……晩岁复以释经为己任,学者因其所居称之为滋溪先生。于时中原前辈凋谢殆尽,伯修独身任一代文献之寄。故自成均诸生以至历官翰苑,凡前言往行与当世之所可述者,无不笔之于简册。国子助教陈旅称其学博而识正,非虚誉也。”四库提要卷一六七:“滋溪文稿三十卷,元苏天爵撰。……天爵少从学于安熙,然熙诗文粗野不入格,天爵乃词华淹雅,根柢深厚,蔚然称元代作者。其波澜意度,往往出入于欧、苏,突过其师远甚。至其序事之作,详明典核,尤有法度。集中碑版几至百有馀篇,于元代制度人物,史传阙略者,多可藉以考见。元史本传称其身任一代文献之寄,亦非溢美。虞集《赋苏伯修滋溪书堂》诗有曰:‘积学抱沉默,时至有攸行。抽简鲁史存,采诗商颂并。’盖其文章原本,由沉潜典籍、研究掌故而来,不尽受之熙也。”


陈群制九品官人之法。
二+八日,曹植作《请祭先王表》。
曹丕《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或作于此月底。
曹丕封子曹睿为武德侯;以郑称为曹睿傅,作《以郑称授太子经学令》。
曹丕南征;杀劝谏之霍性。
甄皇后留邺。
孟达作《辞先主表》,率部曲四千余户降魏。
曹丕收降孟达、武都氏王杨仆;作《敕尽规谏令》《孟达杨仆降附令》《与孟达书》。
孟达至谯,甚见礼遇,曹丕与之携手同载;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
孟达与夏侯尚等伐刘封,作《与刘封书》。
曹丕军谯,设伎乐百戏;作《复谯租税令》《于谯作》。
卫觊徙为尚书,作《大飨碑》。
贾逵为豫州刺史,赐爵关内侯。
曹丕作《殡祭死亡士卒令》;至曲蠡。
卫觊还汉朝为侍郎,为文诰之诏。
又奏曰”,“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等百二十人上书曰”,“辅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人又奏日”,“尚书令桓阶等再奏曰”,“尚书令桓阶等复奏曰”,然不知何者为卫觊所作。
卫觊作《禅位魏王诏》。
曹丕作《以李伏言禅代合符谶示外令》。
刘廙、陈群、董遇等作《上言符谶》。
曹丕作《辞符谶令》《辞许芝等条上谶纬令》《令诗(丧乱悠悠过纪)》。
陈群、苏林等作《请览符命》。
曹丕作《再让符命令》《答司马懿等再陈符命令》。
卫觊作《乙卯册诏魏王》。
曹王作《止群臣议禅代礼仪令》《又令(吾殊不敢当之)》。
刘廙等作《奏议治禅坛场》。
曹丕作《罢设受禅坛场令》《既发玺书又下令(当奉还玺绶为让章)》《辞请禅令。
(昔柏成子高辞夏禹而匿野)》《让禅令(夫古圣王之治也)》。
刘廙等作《奏具章拒禅》。
曹丕作《又令(泰伯三以天下让)》《上书让禅》。
苏林等上《劝受禅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