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许有壬自辑其诗文为《圭塘小稿》,其弟许有孚录而序之。

输入历史事件:

许有壬自辑其诗文为《圭塘小稿》,其弟许有孚录而序之。

公元1360年 八月
许有壬自辑其诗文为圭塘小稿,其弟许有孚录而序之。

序见《中州名贤文表》卷二十二。圭塘小稿十三卷,今存影钞明成化己丑许氏南康刊本、雍正二年蒋继轼家抄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十二年河南官书局刊《三怡堂丛书》本。许有孚《圭塘小稿引》:“行橐中止存昔者应酬诸人所谓圭塘小稿而有孚为序之本,幸无失坠。力疾编类,得赋四,古诗二十五,歌行十二,律诗四十四,绝句三十五,序十八,记十六,碑志十一,赞五,铭二,辞一,题跋六,文一,长短句六十三,总二百四十三,为一十三卷。酬赠及见寄有孚诗文、赞议、跋铭、传记、长短句共八十五,为《别集》上。缑献可出其先世所收《文过集》,并林虑记游诗文共九十三,为《别集》下。而其残编断简,得于倚尖野人家者,为《外集》一卷,继《小稿》后,并目录共一十六卷,以示子孙,所谓存十百于一二也。……屠维作噩春二月既望,弟有孚引。”四库提要卷一六七:“圭塘小稿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撰。其《小稿》为有壬所自辑。至正庚子,其弟有孚录而序之,所谓即至正集所不具录者也。迨有壬既殁,集本散亡,而有孚所携此本独存。因重加编次,得诗文二百四十三首,厘为十三卷,又辑尝寄有孚诗文八十五篇,缑献可所收《文过集》林虑记游诗文九十三篇,为《别集》二卷。其残编断简,得于倚尖野人家者,为《外集》一卷。有孚复为之序,题屠维作噩二月,乃洪武二年己酉,在元亡之后矣。子孙世藏其书。宣德间,复失其《外集》。成化己丑,其五世孙南康知府容始校正刊行,而以家乘载志文、祭文及有孚等倡和之作,编为《续集》一卷,附之于末。”今存《四库》圭塘小稿中所录诗文,多所见于有壬所撰至正集中,然文字间有出入,提要以为其本较至正集中所录为精详。


癸卯(二十二日),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宋绶卒,50岁。
著有:《天圣卤簿图记》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职官类》)、《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总集类》)、《内东门仪制》五卷(《宋史•艺文志三》)、《常山祐殿集》三卷(《宋史•艺文志七》)、《本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宋史•艺文志八》)、《唐大诏令》一百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八》)、《目录》三卷(《宋史•艺文志八》)。
张先以秘书丞知吴江县。
萧观音(1040—1075)生。
辽萧后,小字观音,工书,能歌词,善弹筝琶。
辽萧后有《十香词》,其构祸之由也。
赵挺之(1040—1107)生。
欧阳子发(1040—1085)生。
方惟深(1040一1122)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与陈员外书》、欧阳修《通进司上书》、欧阳修《怪竹辨》、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答祖择之书》、欧阳修《正统论》、欧阳修《纵囚论》、梅尧臣《风异赋》。
诗:欧阳修《送任处士归太原》、欧阳修《谢公挽辞三首》、欧阳修《病中闻梅二南归》、欧阳修《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梅尧臣《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梅尧臣《闻尹师鲁赴泾州幕》、梅尧臣《观水》、梅尧臣《田家语》、梅尧臣《汝坟贫女》、梅尧臣《鲁山山行》、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梅尧臣《闻永叔复馆因以寄贺》、李觏《登越山》、邵雍《三十年吟》。
丁丑(二十七日),夏竦为宣徽南院使。
四日,石延年卒,48岁。
著有:《石曼卿歌诗集》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下》)。
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四、《宋史•艺文志七》、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下、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三。
国朝祥符中,民风豫而泰,操笔之士,率以藻丽为胜。
石曼卿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
石曼卿,天圣、宝元间以歌诗豪于一时。
石延年长韵律诗善叙事,其他无大好处。
十六日,欧阳修、宋祁、李淑、王举正、王洙、刁约、杨仪宴集东园,相与赋诗。
《春集东园诗》者,端明学士献臣李君、翰林伯中王君、天章侍讲原叔王君、馆阁校勘景纯刁君、永叔欧阳君、子庄杨君,暨予。
乙亥(二十六日),以汴流不通,遣知制诏聂冠卿祭河渎庙。
辛巳(三日),降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枢密直学士、起居舍人韩琦为右司谏,知秦州职如故。
壬午(四日),陕西都转运使、礼部郎中、天章阁侍制庞籍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兼鄘延路部署司事。
癸未(五日),降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职如故。
甲申(六日),以资政殿学士、右谏议大夫陈执中为工部侍郎、同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等使,知永兴军。
辛亥(三日),诏陕西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判永兴军夏竦候陈执中至,领兵出巡边。
庚午(二十二日),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叶清臣知江宁府,权知开封府、天章阁待制吴遵路知宣州,陕西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姚仲孙权三司使,知制诰贾昌朝为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
辛未(二十三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庠守本官、知扬州,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郑戬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