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赵雍卒于本年之前。

输入历史事件:

赵雍卒于本年之前。

公元1364年 本年
赵雍卒于本年之前。

王逢《赵待制画为邵台掾题诗序》:“丁酉仲夏,予自梁鸿山复辟地青龙镇,遇风恬月霁,或木脱水落,辄命童挐小舟延缘黄浦淞泖间,无以形容身闲心乐也。……及己亥秋,游杭,户部贡公泰甫以予久屏城府之迹,夙狃泉石之好,乃一日邀集贤赵公仲穆,宴予湖山真馆。……自后有以萧山令荐予者,予还寓隐。既边报急,闻赵亦归霅上以卒。今年甲辰,彦文邂逅吴江,示赵所画,绰有棹歌景。予语以此,彦文俾历叙诗左云。”(《梧溪集》卷三)[按,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赵雍之生年为至元二十六年(1289),所据乃元史卷一七二赵孟矱传所附赵雍传。然揆之元史,赵孟矱传后实未尝附录雍传。]赵雍,赵孟矱仲子,字仲穆,吴兴人。以父荫入仕,守昌国海宁二州,历官集贤待制同知湖州总管府事。所著今存《赵待制遗稿》一卷,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元诗选初集丙集于赵孟矱后附选其诗15首。草木子卷四上:“赵仲穆者,子昂学士之子,宋秀王之后也,能作兰木竹石。有道士张伯雨,题其墨兰,诗曰:‘滋兰九畹空多种,何似墨池三两花。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仲穆见而愧之,遂不作兰。”文徵明《跋仲穆诗词卷》:“赵待制风流习尚,不减魏公,而诗文不传。间见于卷轴间,不过单词数言而止,未有若此卷之富者。楷行间作,转益妍美,后云书寄德琏姊丈,盖魏公长倩王国器也。国器长于今乐府,杨铁崖亟称之。故此卷所书,乐府为多,岂亦因其所好邪!”(元诗选初集丙集《即事》诗附)四库提要卷一七四:“《赵仲穆遗稿》一卷,旧本题元赵雍撰。……是集凡诗十七首,词十七首,卷末题‘延祐元年春正月,寄呈德琏姊丈’。后有文徵明跋,称此卷行楷兼作,转益妍美,从乌程王天羽借观,因题其后。盖从墨迹钞出者。诗词皆浅弱,如所谓‘坐对荷花三两朵,红衣落尽秋风生’者,殊不多得。徵明跋又云:‘德琏,赵〔孟〕矱婿王国器也,长于乐府,杨铁崖亟称之’云云。疑好事者依托雍作,并假借国器名也。嗣立元诗选已附录其父孟矱诗末,今姑存其目焉。”


甲子(四日),起居舍人、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吴奎为兵部员外郎,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刘敞,并知制诰。
丙寅(六日),翰林学士王洙上《周礼器图》。
辛巳(二十一日),三司使、吏部侍郎王拱辰为回谢契丹使。
癸丑(二十三日),开封府推官、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刁约提点在京刑狱。
癸亥(四日),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侍讲学士、户部侍郎杨察权三司使事。
乙丑(六日),太常丞、直集贤院、判磨勘司、同修起居注冯京落同修起居注。
丁卯(八日),江南东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直史馆唐询同修起居注。
二日,曾巩作《先大夫集后序》。
公所为书,号《仙凫羽翼》者三十卷、《西陲要纪》者十卷、《清边前要》五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为臣要纪》三卷、《四声韵》五卷,总一百七十八卷,皆刊行于世。
庚子(十一日),翰林学士王洙、太常少卿直集贤院王禹偁锡上《皇祜方域绩图》。
丁未(十八日),殿中丞、直秘阁司马光上古文《孝经》,诏送秘阁。
张耒(1054—1114)生。
侯蒙(1054—1121)生。
吴琯(1054—1114)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州名急就章》、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曾巩《学舍记》、曾巩《南轩记》、曾巩《思轩诗序》、曾巩《先大夫集后序》、曾巩《答袁陟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通州海门兴利记》。
诗: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欧阳修《与子华原父小饮坐中寄同州江十学士休复》、欧阳修《述怀》、欧阳修《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荫因而有感》、欧阳修《景灵朝谒从驾还宫》、欧阳修《有马示徐无党》、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欧阳修《去思堂会饮得春字》、欧阳修《酬滑州公仪龙图见寄》、梅尧臣《闻永叔出守同州寄之》、梅尧臣《中秋月下怀永叔》、梅尧臣《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叠嶂楼》、梅尧臣《病酒自责呈马施二公》、梅尧臣《游隐静山》、梅尧臣《次韵和吴正仲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梅尧臣《书席语送马御史》、王安石《寄题思轩》、王令《南山之田》、张先《将赴南平宿龙门洞》、李觏《袁州杂詩三首》。
二十八日,晏殊卒,65岁。
至和元年六月,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临淄公,以疾归于京師。
著有:《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二》)、《天和殿御览》四十卷(《宋史•艺文志六》)、《晏殊集》二十八卷(《宋史•艺文志七》)、《临川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诗》二卷(《宋史•艺文志七》)、《二府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二府别集》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七》)、《北海新编》六卷(《宋史•艺文志七》)、《平台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紫微集》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中》)、《庐山四游诗》一卷(李之鼎《元献遗文跋》)、《珠玉集》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类要》七十六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类书类》)、《集选》一百卷(《宋史》本传)。
夫诗至唐律,无遗功矣。
《元献遗文》一卷,宋晏殊撰。
著录:郑樵《通志•艺文略八》、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中》、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四、《宋史•艺文志七》、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卷九、叶盛《菉竹堂书目》卷三、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四库提要》卷一五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六。
《珠玉词》一卷,宋晏殊撰。
著录: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六、郑德懋《汲古阁校刻书目》、《四库提要》卷一九八、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〇、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九、《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版本:毛氏汲古阁刊本。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辽兴宗重熙二十四年)己丑朔(一日),召宋使钓鱼、赋诗。
乙未(七日),龙图阁直学士、左司郎中张昪兼侍读。
乙巳(十七日),观文殿学士、户部侍郎、知河阳富弼为宣徽南院使、判并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