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史》修成。

输入历史事件:

《元史》修成。

公元1369年 八月
元史修成。

《文宪集》卷一《进元史表》:“钦惟皇帝陛下奉天承运,济世安民,建万世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大明出而爝火息,率土生辉;迅雷鸣而众响微,鸿音斯播。载念盛衰之故,仰推忠厚之仁,佥言实既亡而名亦随亡,独谓国可灭而史不当灭,特诏遗逸之士,欲求议论之公。文词勿至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苟善恶了然在目,庶劝惩有益于人。此皆天语之丁宁,愈见圣心之广大。于是命翰林学士宋濂待制臣王袆,儒士臣汪克宽、臣胡翰、臣宋禧、臣陶凯、臣陈基、臣赵埙、臣曾鲁、臣赵汸、臣张文海、臣徐尊生、臣黄篪、臣傅恕、臣王锜、臣傅著、臣谢徽、臣高启,分科修纂。故上自太祖,下迄宁宗,靡不网罗,严加搜采。恐玩时而愒日,每继晷以焚膏。故于五六月之间,成此十三朝之史。况往牒舛讹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疏漏。若自元统已后,则其载籍无存,已遣使而旁求,俟续编而上进。愧其才识之有限,弗称三长;兼以纪述之未周,殊无寸补。臣濂忝司钧轴,幸睹成书。信传信而疑传疑,仅克编摩于岁月;笔则笔而削则削,敢言褒贬于春秋?仰尘一夜之观,期作千秋之鉴。所撰元史《纪》三十八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二卷,《目录》二卷。通计一百三十万六千五百余字。谨缮写成百二十册,随表上进以闻。”明通鉴卷二:“癸酉(十一日),元史成。诸儒征召入纂修局者,或授官而归,或不受者,赐金币文绮遣之,惟陶凯、曾鲁后至显官云。先是所得《十三朝实录》,惟元统以后之事阙焉。上复遣儒士欧阳佑等十二人往北平山东采求遗事,时尚未至也。”


当时尚有《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等乐。
郭璞作《江赋》《南郊赋》,拜著作佐郎。
前赵刘曜徙都长安。
壬戌,司马睿作《省务恤民诏》。
前赵刘曜定国号赵,作《下令议除汉宗庙改国号》。
乙丑,贺循卒。
王导领太子太傅,作表乞除中书监,录尚书事。
荀组作《请议定改葬服制表》,司马睿作《议定改葬服诏》。
应詹作《上表请兴复农官》。
虞预作《上书请举贤才》。
庾亮领著作,侍讲东宫。
后赵傅畅时任石勒参军,领经学祭酒,续咸任律学祭酒。
郭璞迁尚书郎,为太子所重,作《客傲》《辞尚书郎表》。
乙卯,元帝司马睿作《诏更议宗庙祭仪》。
乙卯,温峤作《兄弟相继藏主室议》。
辛未,元帝司马睿作《以邵续子缉为平北将军》。
王导作《上疏请自贬》。
前赵刘曜作《下书追赠崔岳等》,立太学,作《下书封乔豫、和苞》。
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丁亥,元帝司马睿作《立怀德县诏》。
戊午,元帝司马睿作《追赠敬虞皇后册》。
王敦作《上疏言王导》。
元帝司马睿作《报刁协诏》。
元帝司马睿作《以谯王承为湘州刺史诏》。
元帝司马睿作《通议谥法诏》。
卞壸作《奏议王式事》。
孔衍卒。
孔坦《奏议策除秀孝》。
谢安生。
简文帝司马昱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