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孟兼出为山西佥事。

输入历史事件:

张孟兼出为山西佥事。

公元1374年 本年
张孟兼出为山西佥事

《文宪集》卷二三《故叶夫人墓碣铭》《诚意伯文集》卷一六《送张孟兼之山西按察司金事任》:“平明集冠盖,祖帐清江濆。天悬赫曦日,山涌崔嵬云。大舶发中流,碧水龙鳞纹。宿雨雾初伏,川原无垢氛。”《逊志斋集》卷二一《张孟兼传》:“[孟兼]每为宋先生言:‘先生曷不于上前荐我?’先生亦才孟兼,欲荐之,未有径。会上欲用越僧证,问先生尝见证文否?谁所有,且索之以观。时证为书与孟兼论性命,先生因言太常张孟兼所有之。诏先生:‘召孟兼以证文至。’上览毕,顾孟兼,谓先生曰:‘张丞,卿门人也?’先生对曰:‘非臣门人,乃臣里中子耳。且为文有才甚,诚意伯刘基称之。’上熟视孟兼,曰:‘生骨相薄,仕宦徐徐进乃可耳。毋骤也。’未几,除孟兼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文宪集》卷二三《故叶夫人墓碣铭》:“山西提刑按察司金张孟兼,请余铭其大母叶氏之墓,凡三年矣。予时供奉词林,日以文墨事上,竟弗暇为。今蒙恩休致家居,而孟兼亦予告省亲,道过于门,又复以前事为属,其言极惨戚,予何忍不为孟兼一铭之乎?……岁乙巳,朝廷下诏求贤,以图治安。州县不以孟兼为不敏,交章荐之。孟兼将赴京,大母执孟兼手,泣而言曰:‘汝大父念汝甚,惟寐忘之,不幸不见汝之成立。汝今欲入官,当夙夜尽心以奉公上,庶几不辱于前人。老身虽即瞑目,无憾已。’孟兼谨佩服之,弗敢违。既至,蒙恩擢国子录,转主事仪曹,迁垂奉常,凡历八春秋。屡思谒告觐省,动有物尼之。洪武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严君以书来曰:‘汝大母以今日终。临终无他言,惟曰:吾年七十又四,分当死,百无所歉于中。独惜不与吾孙一相见耳。’孟兼读已,五内分裂,恨不即死相从于地下。礼部尚书陶公白于丞相府,遂以上闻,获还。哭于墓次,时大母祔葬大父徐山兆域,距卒时已三十四日矣。自时孟兼出为今官,寻升山东提刑按察副使。”《文宪集》卷九《送部使者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我国家始建国江左,辄从秦元之请,立按察司,设官分职,弹劾百僚,所以伸正气也。迄今垂二十年,宪度益严,遴官益精。有若山西宪佥张君孟兼,尤号称职者也。孟兼性鲤亮,不善为依阿。人有曲,必面白之,虽惭沮羞缩,不暇顾,然亦无他伤。当良朋盍簪,酒酣耳热,抵掌笑谈,胸中森然芒角,必尽吐出乃已。其气衮衮不衰,名上中朝,选教胄子。久之,迁南宫奉常奉常南宫,掌礼仪郊祀之事。无以摅其耿耿,及今出持使节。”[按,明史秦从龙传:“秦从龙,字元之,洛阳人。仕元,官江南行台御史。兵乱,避居镇江。徐达之攻镇江也,太祖谓之曰:‘闻有秦元之者,才器老成,汝当询访,致吾欲见意。’达下镇江,访得之。太祖命从子文正、甥李文忠奉金绮造其庐聘焉。从龙与妻陈偕来,太祖自迎之于龙江。……至正二十五年冬,从龙子泽死,请告归。太祖出郊握手送之。寻病卒,年七十,太祖惊悼。”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即吴王位,即濂所云建国江左。按察司之设,以是年起算,垂二十年,当为138 1年或1382年,其时宋濂已卒。然朱元璋洪武十年有《谕山东布政使吴印敕》,敕杖山东按察司副使张孟兼。孟兼首任山西,以考绩优而擢山东副宪,其任山西尤当在洪武十年前。刘基洪武八年归乡卒,其作诗送孟兼任山西,必在八年前。合而考之,宋濂所云“迄今垂二十年”为误]


丁杰(1738一1807)生。
任大椿(1738—1789)生。
刘玉麟(1738—1797)生。
高文照(1738—1776)生。
钱伯垌(1738—1812)生。
李怀民(1738—1793)生。
冯金伯(1738一1808后)生。
高鹗(约1738一约1815)约本年生。
马朴臣卒,年五十六。
长兴王豫卒,年四十一。
初二日,孔继涵(1739—1784)生。
会试。
诏重刊《十三经》、《廿二史》。
厉鹗编定《樊榭山房集》十卷,序而刊之。
惠士奇以病告归,时年六十九岁。
《钦定四书文》告成。
初五日,高宗御太和殿,传胪。
官献瑶成进士。
厉鹗渡太湖至吴江,旋归。
田同之过天津,访查为仁。
方苞落职。
初五日,程际盛(1739—1796)生。
二十一日,甘汝来卒,年五十六。
二十五日,《明史》刻成。
初七日,马位自序《秋窗随笔》。
修《明史纲目》。
潘安礼编定《东山草堂集》六卷。
张侗作《辟象山记》。
厉鹗《樊榭山馆续集》诗始于本月。
鲁曾煜序胡浚《绿萝山庄文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