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基卒,年六十五。

输入历史事件:

刘基卒,年六十五。

公元1375年 四月
刘基卒,年六十五。

黄伯生《故诚意伯刘公行状》:“洪武八年正月,胡丞相以医来视疾,饮其药二服,有物积腹中如卷石,公遂白于上,上亦未之省也。自是疾遂笃。三月,上以公久不出,遣使问之,知其不能起也,特御制为文一通,遣使驰骚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公生于至大辛亥六月十五日,薨于洪武乙卯四月十六日,享年六十五岁。”明史刘基传:“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沙溪集》卷一三《无用闲谈》:“刘伯温诗文足以擅一代。其得意处,尚当跨宋景濂、王子充、高季迪诸公而上之。独以其显于事业,诗文不见称于人耳。”《明诗综》卷三《刘基》:“杨维新云,子房不见词章,玄龄仅办符檄。公勋业造邦,文章名世,可谓千古人豪。徐子玄云,青田钧天广乐,声容不凡,开国宗工,不在兹乎。陈彝仲云,洪武间,高侍郎先鸣,文成次之。固以咀其精华,窥其堂奥。王元美云,刘伯温如刘宋好武诸王事,力既称服,艺华整见,王谢衣冠子弟不免低眉。又云,明兴,立赤帜者二家而己。才情之美无过季迪,声容之壮次及伯温。当是时,孟载、景文、子高辈实为之羽翼,而谈者尚以元习短之,谓辞美于宋,所乏老苍,格不及唐,仅窥季晚。然是二三君子,功力深重,风调谐美,不得中行,犹称殆庶翩翩一时之选也。穆敬甫云,刘公诗如乘风载响,音徽远播。胡元瑞云,青田才情不若杨孟载,气骨稍减汪忠勤,以较张、徐诸子,不妨上座。何稚孝云,伯温诗沿元习,其精者学韩退之。蒋仲舒云,刘诗如河朔少年,充悦忼健。陈卧子云,文成雅辞,微伤婉弱,令人思留侯之貌。王介人云,文成诗体纯正,较之四杰,虽纵横少逊,而似觉寡疵。陆冰修云,伯温早见知于虞道园,道园称其诗云,发感慨于情性之正,存忧患于敦厚之言,是不可及。若其体制音韵,无愧盛唐。其推奖至矣。特不与杨廉夫、顾仲瑛辈结诗酒之社,然视四杰、十友,皆后进也。沈山子云,诚意乐府古诗胜近体,覆瓿集《犂眉公集》,固当与季迪争长并驱。王元美以刘次于高,胡元瑞以刘为高之羽翼,要非笃论。至何仲默以袁景文为明初诗人之冠,则置二公于何地乎?钟广汉云,文成论诗,谓今天下为诗者,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此语深中元人之病。试读公集中诗,皆有古人之一体,可谓善于师古者也。”《静志居诗话》卷二《刘基》:“乐府辞,自唐以前,诗人多拟之,至宋而扫除殆尽。元季杨廉夫、李季和辈交相唱答,然多构新题为古体;惟刘诚意锐意摹古,所作特多,遂开明三百年风气。其五言古诗专仿韦左司,要其神诣,与相伯仲。诸体均纯正无疵,若《二鬼》一篇,直欲破刘义之胆矣。”明诗别裁集卷一《刘基》:“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逐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乐府高于古诗,古诗高于近体,五言近体又高于七言。”


金幼孜、黄淮、“三杨”晋级。
杨士奇奏减枣赋。
夏原吉上疏乞归,不允。
诏文臣年七十者致仕。
诏归解缙妻儿宗族。
黄淮《省愆集》成。
杨士奇、杨荣、寨义、金幼孜获银章之赐。
诏宥建文诸臣家属罪。
夏原吉入三孤衔。
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戍,余悉放还。
杨荣进为工部尚书。
文渊阁职尊崇。
丁鹤年卒,年九十。
建弘文阁,杨溥掌阁事。
陈继入弘文阁。
夏原吉加荣禄大夫。
追赠王汝玉。
张弼(1425一1487)生。
王绂遗稿《王舍人诗集》将付梓,其子求序于王琏。
命中官郑和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
胡俨致仕。
杨士奇丧妻。
金幼孜归省。
谢缙送别盛寅。
赐蹇义、杨士奇“忠贞”印。
诏修《太宗实录》。
侍读李时勉以上疏获罪。
仁宗朱高炽卒,年四十八。
王英归省。
十二日,皇太子朱瞻基即位,诏以明年为宣德元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