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曾棨《扈跸集》已成。

输入历史事件:

曾棨《扈跸集》已成。

公元1409年 本年
曾棨《扈跸集》已成。

《泊庵集》卷七《扈跸集序》:“永乐七年二月,皇上巡幸北京。于时翰林侍讲曾君子棨与二三近臣,以文学得预扈从,因次其道途所经,山河之胜,行宫连营,千乘万骑之壮,见于诗凡若干首,名日《扈跸集》。余读之而叹曰:‘於乎!盛哉!’夫朝廷之事,圣君贤臣之嘉谟雄烈,照耀古今者,史氏能书之。至于一时太平盛观,丰亨豫大之容,民情风俗之美,下至原野鸟兽草木之光华润泽,可以感发歆羡,而史氏之所不书与不及书者,则皆存乎诗人之铺张形容。……子棨既学博而材优,又遭逢圣主之治,故其发于言者宏博深厚,足以极一时之盛。百世之下读之,为之低侗俯仰,想见其时而追慕绎思于无已,则其言与古之作者,夫岂相远哉?於乎!是可传也已。”


谷永作《雨雪对》。
诏举茂材特立之士。
师丹约三十一岁,为博士,免。
改元竟宁。
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传其行前作《怨思之歌》。
匡衡作《甘延寿、陈汤封爵议》。
刘向上《理甘延寿、陈汤疏》。
匡衡附和石显,仍坚持反对封甘延寿、陈汤爵土,元帝未听。
陈汤封关内侯,拜射声校尉。
元帝刘奭崩。
匡衡奏请罢诸庙。
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成帝。
匡衡作《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疏》。
匡衡作《奏免陈汤》。
陈汤约四十二岁,以匡衡奏其“盗所收康居财物”,免官。
刘钦约四+一岁,上书陈舅张博为石显所侵事。
丞相、御史复劾奏刘钦失藩臣礼,成帝不予追究。
刘向论灾异。
谷永论灾异。
时人以石显死,作《长安谣》以讽。
匡衡见石显死,奏其旧恶。
王尊劾奏匡衡阿谀曲从石显。
匡衡惭惧,上疏谢罪,称病乞骸骨,上丞相、侯印绶。
成帝下诏书、赐牛酒,抚慰匡衡;匡衡遂起视事。
刘向议两月重见。
刘歆议两月重见。
匡衡等奏《徙泰畤、后土祠于长安》。
师丹举茂才,复补博士;议从匡衡奏言。
匡衡等议定徙泰畤、后土祠于长安南北郊。
匡衡复奏《紫坛宜勿伪饰》、奏《改郊祀歌语句》《不宜复修五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