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萧仪《袜线集》文集初编成,尚缺诗部分。

输入历史事件:

萧仪《袜线集》文集初编成,尚缺诗部分。

公元1440年 八月
萧仪《袜线集》文集初编成,尚缺诗部分。

曾鹤龄《袜线集序》:“去古既远,士习益降,攻文章不徇流俗者鲜矣。前三十年,予家居时,见学者惟科举之文是务。究理趣,稽程式,摘裂先圣贤遗言,融以己意,以就篇章,差可属读,善矣。至于卓然自立,欲追古作以名家者,非惟弗之习,亦弗暇也。其后至京,访于所知,仅得乐安萧君德容可尚焉。德容自乡荐以及会试,皆有程文在录,以行于世。至擢进士,授吏部文选主事,其古作益盛出一时。缙绅大夫士皆奇之,以为非习之于众所不暇之日、卓然欲追古作,不至是也。方是时,予仅一二见之,未获尽窥其所有。今年其子超、进编次其遗稿,仅盈帙。不远数千里,因进士杨贡诣予求序。予披而览之,始末合数十篇。其文纡徐曲折,绸缪反复,出新意而去腐语,骎骎乎古人规模,信善作者也。问其余,则日:‘藏于家者,犹存四百余篇。诗歌、长短句在外。’噫,何其能哉!向使不罹不幸而至于今,其多固不止是,其进又岂特如是而已耶?为文诚本于学,而亦由艰难困苦然后成。予闻德容生士族,上世多善人。至其祖母张,遭世变而凛然有节操,见董长史所为传。其先君躬孝行,夷险一致,见今少师杨公所撰墓志。德容自少失恃,鞠于祖母,以长以教。晚乃幸其先君自谪所还,无几复卒。则其学之所成,至于多且美者,良由艰苦中得,非偶然也。惜乎!天与之以是才,而不使之展于用,而又竟啬其寿。永乐末,诏求直言,德容性素刚,问学蕴蓄素深,于是言过切直,中伤任事之臣,众构陷之,遂坐是以死。死时年四十。呜呼!读其文者,思其人而悲其志,良亦可深慨也夫,良亦有景仰也夫。正统五年,秋八月辛巳,翰林侍讲学士、奉训大夫兼修国史泰和曾鹤龄顿首拜撰。”萧镃《袜线集序》:“吏部文选主事萧君既没之十有八年,其子超、进录其遗文所谓《袜线集》者为六卷,将锓诸梓。而超走京师,持以示予,属为序。余受而读之,盖序、记、赋、颂、铭、赞、杂著总之若干篇。其庄厉峭拔,如秋空泰、华,壁立千仞,有苍然不可犯之色;其容演辩博,如春江波涛,洶歘奔放,有渺然千里之势。而其要归,则必依乎礼义之正,盖其志之所发也。志之所发,必形于言。文也者,言之粹精者也。惟其志趣有高下,故其为文有纯驳,观其文,则其志趣所存可知矣。君生甫二岁,其父谪戍辽左。又二岁,而其母卒。独祖母张,茕茕与居,以长以教。君既有知,即感激自励,日诵千百言。自经史百氏,靡不淹贯。由是为文章,下笔立就,籍然有声闾巷间。永乐甲午,以诗经魁乡选。明年,擢进士第。盖其声流于缙绅间益甚,及有文选之命,于是慨然以功名自命,其志以为事在尽吾所当为而已矣,穷达祸福有不计也。故累上书陈得失,欲有所裨益。于时卒之不酬其志,以龃龉终。盖君自其少时,颠顿挫抑,其志已奋然有所立。及既得名位,则自以为千载一时也,其大意不至于有所造就不止,故虽不得遂所愿,而其志固壮也。推此志而发于文字之间,则其名今而传后,岂过也哉!况又有贤子汲汲以图其不朽,安得而不传也?然则君虽没,亦可以无憾矣。君讳仪,字德容,学者称为冰蘗先生。其州里、世次、行事、卒葬之详,则有少保黄公宗豫所为墓表可考,故不复著于此。正统五年庚申岁,八月下澣日,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文林泰和宗弟镃拜手撰。”千顷堂书目卷一八:“萧仪《袜线集》二十卷。”注云:“仪尝为《石中美传》杨士奇谓可比韩愈《毛颖传》。”四库提要卷一七五:“《袜线集》十五卷,明萧仪撰。……是集乃其子超、进所编。据其原目,凡文十卷、诗十卷,此本仅十五卷,盖诗佚其五卷矣。其文有纡徐曲折之致,而意境不深。其诗为朱彝尊《明诗综》所不录,殆偶未见欤。”


邢劭为元叉作《谢封尚书令表》。
常景作《汭颂》。
刘狄(525—573)生。
萧统生母丁贵嫔薨,哀痛欲绝。
昭明太子性情清雅,多有美德。
王训年十六,召对刘德殿,应对爽彻。
萧恭好宾友,常座客满筵,言谈不倦。
萧业卒,时年四十八。
诸符檄皆合裴子野草创。
萧绎出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起刘孝绰为西中郎湘东王咨议。
萧琛得“班固真本”《汉书》。
萧范、萧绎相会于荆州。
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
《文选》编成于本年或稍后。
周弘直迁西中郎湖东王外兵记室参军。
到洽卒,时年五十一。
徐摛兼宁蛮府长史,参赞戎政。
张率卒,时年五十三。
萧乾年九岁,召补国子《周易》生。
顾野王年九岁,能属文。
御史中尉郦道元为萧宝夤所杀。
刘臻(527一598)生。
萧机卒,时年三十。
萧综被魏人执杀,时年四十九。
北魏变故迭起。
元顺(494—528)卒,时年三十五岁。
袁翻(476—528)卒。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
萧齐子弟均擅长文史之学。
殷芸卒,时年五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