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高棅《啸台集》刊刻。

输入历史事件:

高棅《啸台集》刊刻。

公元1483年 十二月
高棅《啸台集》刊刻。

黄镐《高漫士啸台集序》:“而先生平日所作拟古歌行,长篇短句,或律或绝,积有八百首,皆自录之,分为二十卷,名曰《啸台集》。逮先生没,诗稿散落人间,时同乡门人金吾挥使彭伯晖藏有斯集全稿,方锓梓,竟未成而没。成化癸卯冬十月,伯晖之子致仕,都阃大用,出斯稿请曰:‘此先人未成之志,幸为我成之,使先生之名垂于不朽,亦足以为后世学诗者之龟鉴也。’予展诵连日,喜其风骨纯正,句法高古,且有沉郁飘逸,冲澹悲壮之态,玲珑莹彻,不啻如长风驾涛,澎湃叠出,虽古称诗豪才子,龟鉴长城之辈,殆不多让,遂付本部郎中先生同邑后学陈孟明考订,将以梓行。而郎中玉融林邦拱谓:‘先辈声光既蒙表正,敢请序以纪其实。’予惟诗以吟咏性情,通达伦理,天地之所以覆载,日月之所以照临,与夫山川草木、风雨霜露之所以流形,莫不于诗而见。若先生之诗,所该博者如是,所透彻者如是,上可追《雅》《颂》,继盛唐,以鸣治世之音,岂真所谓删后更无诗者哉?抑予闻先生于永乐初,起为翰林,待诏典籍之时,又有《木天清气诗集》,惜予求未之见也。今刻《啸台集》,梓匠告成,谨书先生出处与作诗之大概于卷首,以复邦拱之请,将使后之学诗者有所考而知所宗云。成化十九年岁癸卯十一月长至日,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前吏部侍郎三山后学黄镐序。”陈音《高漫士啸台集后序》:“吾闽高漫士先生,当国初隐于长乐龙门,宿学既富,复栖身玩宇楼二十年,屏谢纷嚣于天下,书无所不读,而尤肆力于诗,尝谓诗至于唐,作者愈盛而诸体毕具,既为之品汇编次,复模仿其体,随兴趣所到,见诸篇什。曰《啸台集》,则未仕时作;曰《木天清气集》,则官翰林时作也。时馆阁巨公见其诗,皆叹赏推重,遂以诗名动四方。先生没百年以来,抄本人各珍秘,而见者希矣。今南京户部尚书吾闽黄公叔高,博学工诗,虽位高且老而忘倦,近得《啸台集》二十卷,命其属郎中陈君孟明校正之,为锓梓以传。……成化癸卯冬十二月朔后,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南京太常少卿、前翰林侍讲经筵官兼修国史后学莆田陈音序。”


李父、崔湜、崔日用等由县尉被举为御史。
令雍州长史薛季昶择寮吏堪为御史者。
富嘉谟、吴少微同为晋阳尉,属文以经典为本,时称“富吴体”;富、吴又与太原主簿谷倚并称“北京三杰”。
刘允济在凤阁舍人、修国史任,尝论史官职权。
沈佺期由考功郎中迁给事中。
张说作《和戎篇》。
王元感表上所撰《尚书纠谬》等书,大为魏知古等所称。
指南也。
张说等赋诗送韦安石出守东都。
一日,敕李峤等修唐史。
张说在凤阁舍人任,证魏元忠无谋反语,坐流钦州。
本传及《通鉴》卷二〇七均记此事,《通鉴》系于本年九月。
武则天由长安还至洛阳,李峤、杜审言、沈佺期扈从,并赋诗纪行,时审言官膳部员外郎。
张说赴钦州流所,途中有诗作;至岭南,见张九龄文章,深赏之。
自久视元年至此,义净译出佛教经论颂等二十部,武后为制《圣教序》。
徐浩(703—782)生。
徐公神道碑铭》。
卢藏用在左拾遗任,上疏谏武后营造兴泰宫。
沈佺期因考功受贿事下狱。
苏味道贬坊州刺史。
进士四十一人,续奏四人,崔湜知贡举。
张说至钦州,有诗作。
李峤、张廷珪上疏谏造大佛像。
李峤、张廷珪荐李邕为左拾遗。
本年四月至六月李峤在内史任,见《通鉴》卷二〇七;其荐李邕当在此时,《旧传》云“长安初”,不确。
杨再思为内史,戴令言作《两脚狐赋》讥其谄媚。
张说在钦州流所,送使北归,赋诗言怀。
沈佺期移系大理寺狱,赋诗多首纪事言怀。
成均祭酒、同凤阁鸾台三品李峤罢为地官尚书。
李邕在左拾遗任,请武后可宋璟之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