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居仁《敬斋集》编成。

输入历史事件:

胡居仁《敬斋集》编成。

公元1504年 八月
胡居仁《敬斋集》编成。

余祜《敬斋集序》:“敬斋胡先生,学以治心养性为本,经世宰物为用,每患朱子之后,经传既明,学道之士,类多口语藉藉,无得于心,而其去道远矣。故于经书惟加熟读详玩,涵泳义理,不轻为之注焉,而况诗文又非传注之比,是以所作既少,而所存尤少,载此集者,皆祜于先生既没之后,访之远迩,收之散亡,间多少时之作,亦不忍删。盖先生虽不役心诗文,而凡有所作,罔不关切民彝物理,非俗学无用之空言也。就中与人书疏,析义精详,体道真切,尤非汉唐诸人可及,读者能以程朱轨辙求之,则其造诣宏深,真足以羽翼斯道之传而永垂世教,岂无能辩者哉!弘治甲子秋八月甲子,门人鄱阳余祜谨序。”胡文敬集卷首提要:“胡文敬集三卷,明胡居仁撰。居仁有《易象抄》,已著录。居仁本从吴与弼游,而醇正笃实乃过其师远甚。其学以治心养性为本,以经世宰物为用,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史称薛瑄之后,惟居仁一人而已。居仁病学者撰述繁芜,尝谓朱子注《参同契》《阴符经》,皆可不作。故易传《春秋传》外,于经书皆不轻为之注。讲授之语,亦惟居业录一编。诗文尤罕。是集乃其门人余祜网罗散失而成,虽中多少作,然近里著己,皆粹然儒者之言,不似其师吴与弼书动称梦见孔子也。”


杨修生(175—219)。
蔡邕作《伯夷叔齐碑》。
试太学生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
刘陶辟司徒掾,与司徒杨赐议平黄巾帅张角事。
卢植为庐江太守。
郦炎二十七岁,作《七平》。
许靖约二+五岁,或于此年为计吏。
华歆二十岁,与管宁、邴原友善,俱外出游学,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管宁十九岁,与华歆、邴原相友,俱游学异国。
蔡琰约六岁,听音辨绝弦。
灵帝好学,自造《皇羲篇》;臣下滥举“人才”,灵帝均予礼遇。
蔡邕上书陈说政要七事。
蔡邕难夏育请伐鲜卑议,灵帝不从。
郦炎系狱,裂裳作《遗令书》四首,死于狱中,年二十八(150—177)。
卢植为议郎,与蔡邕等同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转侍中,迁尚书,作《郦文胜诔》。
蔡邕四十六岁,奉诏作《胡广黄琼颂》。
刘陶为侍御史。
曹操二十三岁,迁为顿丘令。
王粲生(177—217)。
吴质生(177—230)。
置鸿都门学。
蔡邕献篆鸿都门,无人能及。
汉灵帝改元光和。
桓彬卒,年四十六(133—178)。
蔡邕作《桓彬碑》。
蔡邕奉诏入崇德殿,对灵帝问灾异;又对特诏问,忤中常侍曹节等。
中常侍程璜使人飞章诬陷蔡邕,蔡邕上书自陈,下洛阳狱,议罪弃市;吕强救其免死,徙朔方;程璜女婿阳球又屡使人加害未果;居五原安阳县。
卢植与蔡邕素善,蔡邕徙朔方前,卢植独上书救之。
仲秋,蔡邕上书自陈,奏其所作“十意(志)”。
卫觊作《汉金城太守殷华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